【2017社會實踐調查報告范文1】
從媽媽那個年代到我們這個年代,家鄉(xiāng)的一切變化了不少。特別是家鄉(xiāng)的馬路,有著很大的變化。
過去的狀況
過去的馬路,說白了就是土路,坑坑洼洼,高低不平,一不小心腳就崴到了。晴天還好,但車子一過就塵土飛揚,連連讓人咳嗽。雨天就更讓人煩惱,雨水一澆,路上泥濘一片,一輛車子過來,泥水就濺了行人一身。有的水積在坑里,大冷天的,便結了冰。人走在上面,一不注意就滑倒了,摔傷不說,咱這面子往哪擱啊……媽媽小時候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眲e的不說,以前這路啊,非常的窄,一人過還行,要是幾人一起過,恐怕就得側側身了,人挨人,人擠人,程咬金來了恐怕就得爬著走了。交通不便,導致各地的貨物、資源流通不快捷。那時候,人們過黃河都是擺渡,人們過江都是坐旱船的。媽媽上師范可就難了……
現(xiàn)在的狀況
瀝青鋪成的大道平坦極了,而且十分寬敞。兩邊的綠化帶更給灰灰的公路添加了一些生機。兩邊的汽車整整齊齊的,沒有人越過分道行駛線,司機們都十分守規(guī)矩。一道到汽車,成了一道風景線。寬寬的馬路,四輛大卡車過也不擠。一個個“不下崗的警察”??紅綠燈、斑馬線、攝像頭,特別是指示牌,禁停、勿轉等等,指揮著人們的交通安全。路面非常的平坦,不像以前那樣坑坑洼洼的,高低不平。人們走在上面,從心底感到舒適。在一九七四年,洛陽市又修筑了黃河大橋使吉利區(qū)和孟津縣相通。兩地的人民都非常的喜悅,那年,“建橋”成了潮流的名字。
發(fā)生變化的原因
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紀,中國的變化巨大。人們的生活有了保障,人民富起來了,經濟好了。在還沒有修路時,人民都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要想富,先修路!睂,修路!只有路變了,這個城市的經濟看起來就很好。于是,家鄉(xiāng)轟轟烈烈的開始修路。修完后,人民都皆大歡喜,心底都高興自己能走上平坦的大路了,是的,中國的經濟、科技事業(yè)也走向了平坦的大路,步步高升。
我的想法和建議
現(xiàn)在的人們雖然普遍都遵守交通規(guī)則,但是仍有一些素質低的人冒犯這規(guī)則。比如:有的三輪車,覺得只有汽車闖紅燈才會被罰款,所以在馬路上無所顧忌,橫沖直撞,讓別人嚇一跳。也有一些汽車,把車牌號擋住,闖紅燈,妄想逃過罰款他們不知道,這不是幾百元的事,在他們的一言一行里,系著千萬條生命,一不留神就會出車禍。主要司機們還是存著僥幸心理,想著不會出車禍什么的。可是,我們不要讓這樣的安全隱患出現(xiàn),豈不更好?一些非機動車跑上了機動車道,身邊的大車呼呼開過,難道這些人的心里不慌嗎?汽車跑上了非機動車道,自行車車主們嚇得趕緊讓道。這樣不都是安全隱患嗎?另外,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人們的交通工具普遍的變成了汽車,汽車的車尾氣是人類的公敵之一,危害人類的健康,所以,我建議大家多騎自行車,既鍛煉身體,有健康了他人,何樂而不為呢?
千言萬語總結成一句話,家鄉(xiāng)的變化真不少,最卓越的就是公路,我們應該感謝老前輩們,是他們,給了我們優(yōu)越的學習條件。我們要好好學習,為效勞祖國,也為報答先輩!
【2017社會實踐調查報告范文2】
我的家鄉(xiāng)位于湖南省邵陽市的一個小村莊,建國后,尤其是伴隨著改革開放的大潮,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以及*建設的層層深入,三農政策的全面開展,家鄉(xiāng)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次調查,是為了年輕一待加深對黨對農村建設的認識,也能增進我們對家鄉(xiāng)的情感以及更深入的了解家鄉(xiāng)。
調查內容
衣:改革開放前,農村居民生活條件差,買布靠布票,穿著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那一句農村里流行的“一件衣裳,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也是當年的真實寫照。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農民收入的增加,市場商品的逐漸豐富,人們開始追求新、美的穿戴消費模式,穿著更加講求舒適大方,服裝變得豐富多彩,并日趨成衣化。各種皮鞋、旅游鞋、休閑鞋等不但式樣新穎,而且穿著舒適,普遍為農民所接受。
食:相信糧票、油票,在老一輩眼里都不會陌生,我們的爺爺奶奶,甚至爸爸媽媽都是靠著這個過來的,吃飯必須靠這個去換。隨著改革開放,農村經濟快速發(fā)展,農民消費水平隨著收入的快速增長消費水平逐步提高,農村居民的食品消費逐步從追求數(shù)量滿足為主轉入了以追求質量為主的階段,人們開始在吃上講科學、講精細、求營養(yǎng)、高質量。市場上豐富的肉、蛋、魚、鮮菜、果四季常有,居民家庭想吃什么買什么。主食細糧化,且逐漸豐富多樣,副食品消費從以追求數(shù)量滿足逐漸轉入講究質量。“菜籃子”工程進入了尋常百姓家。
住:改革開放前,幾乎家家戶戶住的房子都是茅草房,下雨天的時候,屋外下大雨,屋內下小雨,后來用磚磚瓦瓦建了個土磚房,下雨天依然受此待遇,F(xiàn)如今,一踏進村莊,一幢幢二、三層高的新樓房,展現(xiàn)在眼前。每戶人家一塊五、六分土地的宅基地,宅前宅后,還種上了花果林木,綠樹成陰、鮮花爭妍,家家住的是個鳥語花香、環(huán)境優(yōu)美的“農民別墅”。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鄉(xiāng)政府和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資助下,家家接通了水、電,既可飲上潔凈的自來水,又能用上電燈、電話,還可上網(wǎng)、看電視,過上了現(xiàn)代化的城市生活。同時,戶戶添了三件“寶”:一是修了個潔凈廚房,用上了燃氣灶、電冰箱、微波爐;二是建了衛(wèi)生廁所;三是造了沼氣池,把糞便、垃圾統(tǒng)統(tǒng)灌到沼氣池里,經發(fā)酵后制成沼氣,供廚房作為清潔能源使用、其殘渣又是農田需要的有機肥料。這樣,既節(jié)省了燃料支出,又保護了農村環(huán)境,還提供了有機肥料。這在城市里是無法做到的。
行:過去,從鄉(xiāng)里到縣城不足40公里,農民卻要坐車顛簸整整2個小時,終于進城了,灰頭土臉的還不好意思見人。由于路況不好,公交車不愿意開辟線路,城鄉(xiāng)道路上跑的數(shù)量稀少的出租車,也多是城里淘汰的破舊車輛,中途趴窩、超員超載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這種長期制我縣農村發(fā)展的“行路難”問題,現(xiàn)在有了根本改觀。近年來,圍繞新農村建設,我縣依托國家政策扶持,累計投人資金9000多萬元,大力實施城鄉(xiāng)道路暢通工程,新修鄉(xiāng)村公路總里程達到420多公里,一條條緞帶式的瀝青路從縣城向鄉(xiāng)村延伸,全縣公路通鄉(xiāng)率達到100%,通村率達到70%。通過招商,縣上先后引進三家運輸公司落戶,新穎、舒適、快捷的公交車不僅到了全縣所有鄉(xiāng)鎮(zhèn),還開到了部分鄉(xiāng)村,許多農民群眾在家門口就可以坐車,直接進城。更大的收益是,過去由于交通閉塞、銷售困難的農副產品,也隨著道路的暢通進軍國內外市場,為農民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收入。
用:改革開放三十年來,隨著農村居民收入的增長,農村居民耐用消費品發(fā)生了巨大變化,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抵擋到高檔、從單一向全面的發(fā)展過程。改革開放前農村居民耐用品消費始終是低水平的。曾幾何時,人們?yōu)榱速I一臺彩電或冰箱,全家人要省吃儉用好幾年;如今,農村居民家里由“老四件”(自行車、縫紉機、手表、收音機)迅速向“新六件”(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電風扇、組合音響、照相機)和電腦、小洋樓、摩托車、空調、移動電話、小汽車等轉化,生活已經從“基本生存型”向“享受發(fā)展型”轉變。
文化事業(yè):改革開放前,全村的中小學校舍設施十分簡陋,文化設施非常落后。如今,一座現(xiàn)代化的文化活動中心已在鎮(zhèn)東建立起來,可為本鄉(xiāng)農民提供圖書、影視、歌舞、棋牌,甚至培訓、上網(wǎng)等全方位服務,大大豐富了農民的文化生活。村里所有中學、小學現(xiàn)都已逐漸翻新,新建了寬敞的校舍,更新了教學設備,師資力量不斷增強,高齡教師基本退休,教師同意由縣教育局調配,大學生下鄉(xiāng)支教現(xiàn)象高漲。各中小學并在義務教育階段,享受免學雜費、書簿費的待遇。至于幼兒園的小同學,都有校車接送,這樣,全村學齡兒童、青年,既能充分享受現(xiàn)代化的教育資源,又能保證他們出行安全,家長都感到滿意放心。
農村經濟:改革開放就是解放生產力,改革開放三十年來,農村經濟開始從單一農業(yè)經濟迅速向多種經濟發(fā)展轉移,推動了農村經濟全面快速增長。村里有了企業(yè)家、養(yǎng)殖戶,甚至專業(yè)的養(yǎng)殖戶,如村民李大爺,養(yǎng)了幾千只雞,還承包了幾畝魚塘,又養(yǎng)了幾頭老母豬。這次寒假,我專程到他的半現(xiàn)代化的養(yǎng)殖場參觀,令人贊嘆不已。每天他都忙個不停,一年下來的收入很可觀。村民華業(yè),當年還是個到處打流的混小子,如今他開大貨車為廠礦跑長途掙錢,漂亮的妻子則是家里地里一把好手,種地的畝數(shù)甚至超過了許多男人,家里修其了小洋房,布置的漂漂亮亮。村里大部分年輕人到外地去工作了,比如到飯店當廚師,給人家安裝修理鍋爐,到私人的加工廠當噴漆工,更多的當然是進廠,每年下來,也取得了可觀的收入。
農村合作醫(yī)療:作為生長在農村的自己,從小便知道了農村人看病的真正難處。城里人得病有醫(yī)療報銷,可是農村人往往因為沒有任何醫(yī)療保障制度,因此,在小病的時候一般是不舍得花錢去看而導致最后病情惡化轉成比較嚴重的病情,待到病情比較嚴重的時候必須去醫(yī)院看的時候,醫(yī)院動輒幾萬元的治療費用令農村大多數(shù)農民望而卻步,因此,在農村只要一提及看病,大多數(shù)農民都表示出無奈的表情。但是隨著中國改革開放政策實施,中國的經濟水平迅速發(fā)展,*和國務院在近年來在全國推出了農村合作醫(yī)療優(yōu)惠政策,使全國農民朋友興奮異常,農民看病終于可以有醫(yī)療保障制度了。我們自己也是受益者,我的爺爺奶奶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平時身體非常好,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最近幾年身體狀況也大不如前,從03年開始奶奶就患了骨質增生,而后又有高血壓、循環(huán)癥等病,爺爺各種藥品的服用也不斷,這些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但是現(xiàn)在全家都入了合作醫(yī)療,看病也有個底了,老人家的心情自然也就舒坦了。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農村另一個主要問題就是老無所養(yǎng),城里人年紀大了、退休了可以有國家的退休金來保障,而農民待到年齡大了失去生活能力了便只能依靠兒女來養(yǎng)活,不但給兒女造成了不小的負擔而且生活質量也急劇下降,F(xiàn)在好了,黨和國家在全國農村實行了最低生活保障金制度,凡是年滿60周歲的老人每個月都將領到國家發(fā)給的200元養(yǎng)老金,200元錢對于沒有什么花消的農民來說基本可以維持日常生活了?粗謇锬隄M60周歲的長輩們從村委會領到錢后的喜悅表情、看著他們在議論著自己也有“退休金“了,作為我們晚輩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改革開放三十年了,農村的各方面建設和發(fā)展日新月異、發(fā)展迅猛,但是農村合作醫(yī)療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最得農民百姓心的政策。
農業(yè)方面:二十世紀末,全國刮起了一股“農民工”南下打工熱潮,村里的年輕人都選擇了去南方的大城市打工,務農的重擔全壓在了老年人身上,一頭老黃牛,一個老人,獨自耕種著自家的幾畝田,不僅效率不高,產量也低,老人們還害了一身的病。沒到農忙季節(jié),農民們總是一籌莫展。自從建設新農村以來,那些逼仄的梯田鏟平了,河邊高大寬闊的河堤代替了以前的羊腸小路,田與田間修好了水渠,隔一段有個大渠,村民們再也不會為了爭水而鬧得不愉快了,F(xiàn)在,寬闊的田里再也見不到老牛緩慢的身影,全部機械化,統(tǒng)一播種統(tǒng)一收割,農民們再也不用為缺少勞動力而煩惱了。
調查結果
在這次調查中,我了解到了家鄉(xiāng)近三十年的發(fā)展變化,在黨的政策的正確領導以及村民們自身的努力下,農村面貌煥然一新,各方面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績,農民過上了富足的生活。村民們紛紛表示對現(xiàn)在的生活很滿意子女們的文化水平也越來越高,有了出息。農村的文盲情況基本掃除。通過這次調查,我深切的體會到改革開放給人們帶來的好處,不僅使農民翻身做了主人,而且在改革開放這條路上,走向了小康。
調查總結
這次社會實踐調查圓滿結束了,在這次調查中,我看到了農村發(fā)展中各個喜人的方面,無論在經濟、政治還是文化上,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但是,在調查過程中,我也發(fā)現(xiàn)了一個不好的現(xiàn)象,很多二十多三十歲的青年,獲得了相當不錯的收入后就迷上了打牌賭博,甚至一晚上輸?shù)羰嗳f,弄得傾家蕩產,拋下妻兒老小落荒而逃。這種現(xiàn)象不僅存在于農村,也廣泛存在于許多城鎮(zhèn)。在此,我想對這些人說:致富不忘本,在家鄉(xiāng)高速前行的同時,我們自身素質也應跟上時代的步伐。最后,我想對家鄉(xiāng)再提一點建議:加強法制建設,加強人民的思想道德建設。這樣,家鄉(xiāng)的發(fā)展將更加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