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益陽市桃江縣發(fā)生里氏3.2級地震,在一定范圍內引起“恐慌”,源于當地居民對建造核電站的擔心??因日本福島核事故停工五年之久的桃花江核電,早已全面完成前期準備工作,只待政策“發(fā)令槍”,然而此次突如其來的地震使得“內陸第一核電站“再遭當地民眾對其安全性的詰問
《財經》記者魯偉/文
湖南益陽市桃江縣在2月24日19時48分16秒發(fā)生了一場里氏3.2級地震,衛(wèi)星云圖顯示,震源與待開工的桃花江核電站直線距離僅約7公里。震源較淺,深度也是7公里。
《財經》記者了解到,地震發(fā)生后,益陽資陽區(qū)、赫山區(qū),常德市漢壽縣、桃源縣等地震感較強,當地不少群眾不敢回家睡覺,一度出現恐慌。至記者截稿,此次地震未收到人員傷亡報告。
從地震級別角度而言,湖南桃江里氏3.2級地震不過是一次“小震”,但因其所在地的一個投資龐大的核電站而備受關注。
桃花江核電站位于湖南桃江縣中部偏北沾溪鎮(zhèn)和三堂街鎮(zhèn)交界處的荷葉山,資水南岸。這個總投資概算約700億元的超級項目,于2006年申報,2008年拿到“路條”,原計劃2015年建成投產。然而,受2011年日本核泄漏事故影響,中國核電發(fā)展戰(zhàn)略調整,桃花江核電項目也因此停滯不前。
《財經》記者了解到,桃花江核電一直在對當地居民進行核電方面的科普和宣傳工作,避免群眾“談核色變”。然而,此次地震發(fā)生后,益陽市地震局工作人員雖然前往現場安撫群眾,很多當地居民在社交媒體上還是表示對核電擔憂,“桃花江核電的介紹中說‘當地地質結構穩(wěn)定,地震烈度低,是優(yōu)越的內陸核電廠址’,但為什么還是發(fā)生地震呢?核電站啟動后再發(fā)生地震能不能保證安全?”
事實上,近幾年,湖南省小震頻繁。2005年到2015年,全省地震臺網共記錄地震848次,年平均80余次。地震區(qū)域主要集中在湘北的常德,湘中的婁底、邵陽、寧鄉(xiāng),湘南的郴州等地。湖南省地質專家童潛明曾在一次訪談中表示,在華南諸省里,湖南的地震是最多的,主要又集中在洞庭湖的周邊,因為洞庭湖盆地在現代新構造運動中仍在沉降,每年下沉1厘米左右,它周邊的山地丘陵卻在上升,一邊上升,另一邊下降就會形成斷裂或引起老斷裂的復活,如此地震就發(fā)生了。
不過,湖南小地震頻繁,但大地震卻少。根據相關史料記載,湖南最強地震發(fā)生在300多年前,6.8級??1631年,常德澧縣地震,為整個華南內陸最大的地震記錄。史料《明實錄?崇禎長編》記載:“湖廣常德府夜半地震有聲,從西北起,其響如雷,須臾黑氣障天。震撼動地,井泉湓溢,地裂孔隙,漿水涌出,帶有黃沙者六處,倒塌榮府宮殿及城垣房屋無數,壓死男婦六十人。”
“湖南歷史上都沒有超過7級的地震,而桃花江核電設計的抗震等級超過8級,”一位參與桃花江核電項目抗震設計的專家告訴《財經》記者,“在抗震方面,桃花江核電項目是安全的、可靠的。此次里氏3.2級地震完全可以忽略,不會對核電項目安全帶來影響”。并表示,核電項目在抗震方面都會經過非常嚴苛的設計,桃花江核電項目遵循了《核電廠抗震設計規(guī)范》、《核電廠廠址選擇中的地震問題》等諸多法規(guī)。
內陸核電一直是個高度敏感的話題。它既涉及能源安全保障問題,又關乎公眾安全。實際上,要不要在內陸上馬核電項目,不同的聲音一直存在。在反對者陣營中,不乏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者,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王亦楠便是其中之一。王在撰寫的《內陸核電不適合我國國情》一文在業(yè)界引起強烈反響,一時間“反核”之音不絕于耳。
不過,現在業(yè)內普遍認為,內陸核電的“冰凍期”臨近結束,內陸核電有望在“十三五”期間破局。一位核電業(yè)內人士曾對《財經》記者判斷:“重啟內陸核電可能會在‘十三五’的中后期!
對于能源資源基本要靠外省輸入的湖南而言,該省有著超于其他省份的“核沖動”,桃花江項目立項后,即開始向“內陸第一核電站”的目標沖刺,其前期準備工作一度領先于江西彭澤和湖北咸寧兩個其他內陸核電項目。
2015年11月,桃花江核電項目前期“公眾溝通”工作通過同行評估,這是中國內陸核電“公眾溝通”工作首次接受同行評估,意味著桃花江核電項目離開工僅一步之遙(詳見《“內陸第一核電站”重啟在即湖南桃花江項目或年底前完成開工準備》)。
一位全程參與湖南核電事業(yè)規(guī)劃的資深專家向《財經》記者強調,桃花江核電早已走過了技術階段,“現在就是看國家方面的決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