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大風車考試網(wǎng) > 讀后感 > 正文

玫瑰與教育讀書筆記

大風車考試網(wǎng)
  玫瑰與教育讀書筆記
  
  《玫瑰與教育》作者是北京清華大學(xué)附小副校長竇桂梅老師寫的。
  
  我最喜歡《心中盛滿陽光》,文中她提到了“境由心生”。她說:“如果你把所處的環(huán)境看成是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獄;如果你把周圍的人群看成是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如果你把所處的環(huán)境變化魔鬼,你就在制造地獄;如果你把周圍地人群變成天使,你就在營造天堂!焙没ㄒ泻眯那橘p,有好的心情才能欣賞到好的風光。你的內(nèi)心如果是一團火,你就能釋放出光和熱。因此,面對教育在有些讓人不滿的現(xiàn)象,面對自己的專業(yè)成長的困惑與壓力,我們要從中尋找陽光、快樂的地方,緊貼地面行走,激情向上生長。退去浮華留下平實。讓我們踏實前進,留下深深的足跡。
  
  讀了竇老師的書,我感覺到了她在教學(xué)的過程中是快樂的,她的這種快樂溢于言表,并深深感染著我。作為教師的我們,要上堂課不難,通過磨練上堂好課也不是很難,但是并不是每一個上課的老師都是快樂的。竇桂梅老師的快樂是一種單純而高尚的快樂,一種在平凡中演繹精彩的快樂,一種生命與童年相約的快樂,是一種緣于對教育工作、對學(xué)生真誠的愛的快樂。竇老師在書中有這樣一句話:“只要與孩子們在一起,心情就會變得像藍天一樣純凈。”(0525000.com)這樣的話聽起來很容易,但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卻很難達到這樣的境界,很多時候,我們看到不斷制造意外的孩子時,厭煩的情緒總會爬上心頭,這種厭煩就是因為我們還沒能完全把自己的愛浸透到孩子們的骨子里。
  
  讀《玫瑰與教育》感慨頗多。感慨自己還需要多下功夫,盡快地提高自己的業(yè)務(wù)水平。我想我們也都應(yīng)該好好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做教育之園中的玫瑰,把自己的正能量散發(fā)給學(xué)生。
  • 相關(guān)文章
  • 莎士比亞抒情詩精選讀后感莎士比亞抒情詩精選讀后感

    《莎士比亞抒情詩精遜讀后感坦白地講,我第一次讀莎士比亞的抒情詩,從夜鶯到西風無一不是激蕩如春起的潮水,間或夾雜著莎士比亞的一兩首十四行詩,..

  • 柳林風聲讀后感500字柳林風聲讀后感500字

    《柳林風聲》讀后感500字我始終以為只有人類世界才是多彩的、美麗的、不可替代的,但讀過這本書后,我更愿意相信動物也有屬于它們的世界,這個夢幻世界..

  • 歐也妮葛朗臺讀書筆記歐也妮葛朗臺讀書筆記

    歐也妮葛朗臺讀書筆記《歐也妮?葛朗臺》作者巴爾扎克。他是19世紀偉大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歐洲批判現(xiàn)實主義奠基人。作者以他一生坎坷經(jīng)歷寫下了96部著作..

  • 莎士比亞抒情詩精選讀后感莎士比亞抒情詩精選讀后感

    《莎士比亞抒情詩精遜讀后感坦白地講,我第一次讀莎士比亞的抒情詩,從夜鶯到西風無一不是激蕩如春起的潮水,間或夾雜著莎士比亞的一兩首十四行詩,..

  • 柳林風聲讀后感500字柳林風聲讀后感500字

    《柳林風聲》讀后感500字我始終以為只有人類世界才是多彩的、美麗的、不可替代的,但讀過這本書后,我更愿意相信動物也有屬于它們的世界,這個夢幻世界..

  • 歐也妮葛朗臺讀書筆記歐也妮葛朗臺讀書筆記

    歐也妮葛朗臺讀書筆記《歐也妮?葛朗臺》作者巴爾扎克。他是19世紀偉大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歐洲批判現(xiàn)實主義奠基人。作者以他一生坎坷經(jīng)歷寫下了96部著作..

  •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后感優(yōu)秀范文推薦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后感優(yōu)秀范文推薦

    篇一:這兩次的文章推薦都是拖到最后期限了,才想起來拜讀。但是談讀書里的第一段就給了我當頭一棒,是我真的沒有時間,還是我沒有決心。有了決心,那么很多事情就自..

  • 青年的十二封信的個人讀后感青年的十二封信的個人讀后感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一書是由朱光潛先生旅歐期間寫給國內(nèi)青年的十二封信,朱光潛先生所寫的這些內(nèi)容并不是對青年們進行道德說教,而是對他們進行有益的勸導(dǎo)。他就像..

  • 大學(xué)生就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后感大學(xué)生就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后感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后感篇1作為青年,我們總會關(guān)心一些事情,如:讀書、運動、社會、情理、藝術(shù)、人生等等。有一本書,就是作者把對這些事情的態(tài)度囊括到十二封..

  • 教師個人對馬克思傳的讀后感教師個人對馬克思傳的讀后感

    馬克思傳讀后感篇1“如果人只是為了自己而勞動,他也許能成為有名的學(xué)者,絕頂聰明的人,但他決不能成為真正的完人和偉人”這句話是我在馬克思傳中看到的,當時令我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