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大風車考試網(wǎng) > 讀后感 > 正文

二泉映月讀后感

大風車考試網(wǎng)
  《二泉映月》讀后感
  
  今天,我們學了課文《二泉映月》。文章主要講了阿炳創(chuàng)作“二泉映月”的過程。讀完文章,阿炳在我腦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翻開資料,一行行關于阿炳的介紹映入我的眼簾,“阿炳,原名華彥鈞,早年喪父母,中年時雙目失明,靠賣藝度日……”
  
  在阿炳小時候,有一年中秋之夜,師父帶他去二泉邊賞月,那時候的阿炳除了淙淙的流水聲,什么也聽不到。師父說,等阿炳長大了,就能從二泉中聽到一些奇妙的聲音。然而,十多年過去了,師父早已去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雙目失明。又是一個中秋夜,阿炳在鄰家少年的攙扶下,又來到了二泉,這時阿炳終于明白了師父當初那番話的含義。阿炳以二胡為筆,以生命為紙,用弓弦傾訴,把道不完的苦難匯成源源不斷的音律,創(chuàng)作出那感人肺腑的二胡曲??《二泉映月》。
  
  打開電腦,找到“二泉映月”二胡曲,坐下來靜靜地欣賞。窗外的鳥兒似乎也被感染了,“唧唧”直叫,而我卻任那悠揚婉轉的旋律飄揚在耳邊。聽著,聽著,我想到了一個與阿炳一樣身殘志堅的人??海倫?凱勒。海倫在一歲半的時候就雙目失明,雙耳失聰,但是她憑著頑強不屈、堅忍不拔的意志力和不斷進取的拼搏精神,學習盲文、練習“說話”,竟以優(yōu)異的成績畢業(yè)于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還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20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
  
  阿炳也很堅強,他小小年紀就成了孤兒;二十多歲時,師父不幸離開人世,他也因患上眼疾而雙目失明。盡管這些不幸的遭遇對他的打擊很大,但是他沒有向命運妥協(xié),(m.mrnum.Com)他不愿因此而放棄自己的美好愿望。他戴著墨鏡走街竄巷,以拉二胡賣藝度日。生活的窮困和疾病的折磨,也泯滅不了他對音樂的熱愛和對光明的向往。聽著,聽著,我仿佛也來到了二泉邊,仿佛也看到了阿炳……看,明凈的湖水在月色之下躍動著無數(shù)的光芒,零碎的波光投進我的眼眸。耳畔清風拂過,蕭瑟、微涼的寒意浸透衣衫。蔥蘢的樹木,搖曳的藤蘿,化為水中明月的背景,那枝枝蔓蔓多么像舒展著的柔韌的臂膀,真不知水中的月兒是否心底藏暖。獨坐岸邊的阿炳,連這孤寂的夜景都不能欣賞,只有二胡倚身,獨聽淙淙的流水聲,任情思飄悠。
  
  漸漸地,漸漸地,我明白了盡管人生道路上荊棘叢生,但是我們仍然要頑強地生存,因為,一個人能不能取得成就,不在于命運,而在于有沒有奮斗的精神。
  • 相關文章
  • 讀二泉映月有感讀二泉映月有感

    讀《二泉映月》有感我懷著崇敬的心情讀完了《二泉映月》這篇課文,合上書,深吸一口氣,又情不自禁地回憶起文中的情節(jié)。無錫的惠山腳下,有一..

  • 皇帝的靈魂讀后感---靈魂深處的一抹陽光皇帝的靈魂讀后感---靈魂深處的一抹陽光

    《皇帝的靈魂》讀后感---靈魂深處的一抹陽光最近我拜讀了布蘭登?桑德森大師的新作《皇帝的靈魂》。的確是大師之作,作品世界觀的設定,故事節(jié)奏的緩急..

  • 讀簡愛有感1000字讀簡愛有感1000字

    讀《簡愛》有感(1106班常思雨)簡?愛――一個出生低微,生活道路曲折,卻始終堅持維護獨立人格,追求個性自由,主張人生平等,不向人生低頭的堅強女性給..

  • 讀二泉映月有感讀二泉映月有感

    讀《二泉映月》有感我懷著崇敬的心情讀完了《二泉映月》這篇課文,合上書,深吸一口氣,又情不自禁地回憶起文中的情節(jié)。無錫的惠山腳下,有一..

  • 皇帝的靈魂讀后感---靈魂深處的一抹陽光皇帝的靈魂讀后感---靈魂深處的一抹陽光

    《皇帝的靈魂》讀后感---靈魂深處的一抹陽光最近我拜讀了布蘭登?桑德森大師的新作《皇帝的靈魂》。的確是大師之作,作品世界觀的設定,故事節(jié)奏的緩急..

  • 讀簡愛有感1000字讀簡愛有感1000字

    讀《簡愛》有感(1106班常思雨)簡?愛――一個出生低微,生活道路曲折,卻始終堅持維護獨立人格,追求個性自由,主張人生平等,不向人生低頭的堅強女性給..

  •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后感優(yōu)秀范文推薦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后感優(yōu)秀范文推薦

    篇一:這兩次的文章推薦都是拖到最后期限了,才想起來拜讀。但是談讀書里的第一段就給了我當頭一棒,是我真的沒有時間,還是我沒有決心。有了決心,那么很多事情就自..

  • 青年的十二封信的個人讀后感青年的十二封信的個人讀后感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一書是由朱光潛先生旅歐期間寫給國內青年的十二封信,朱光潛先生所寫的這些內容并不是對青年們進行道德說教,而是對他們進行有益的勸導。他就像..

  • 大學生就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后感大學生就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后感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后感篇1作為青年,我們總會關心一些事情,如:讀書、運動、社會、情理、藝術、人生等等。有一本書,就是作者把對這些事情的態(tài)度囊括到十二封..

  • 教師個人對馬克思傳的讀后感教師個人對馬克思傳的讀后感

    馬克思傳讀后感篇1“如果人只是為了自己而勞動,他也許能成為有名的學者,絕頂聰明的人,但他決不能成為真正的完人和偉人”這句話是我在馬克思傳中看到的,當時令我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