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大風車考試網(wǎng) > 讀后感 > 正文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讀后感

大風車考試網(wǎng)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讀后感
  
  唐玄宗開元13年(公元725年),李白乘船從四川沿長江東下,一路游覽了不少地方。在襄陽,他聽說前輩詩人孟浩然隱居在城東南的鹿門山中,特地去拜訪他。孟浩然看了李白的詩,大加稱贊。兩個人很快成了摯友。孟浩然熱情的款待李白,并留他住了10多天。公元730年陽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廣陵(今江蘇揚州),便托人帶信,約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漢市武昌)相會。這天,他們在江夏的黃鶴樓愉快的重逢,各訴思念之情 。幾天后,孟浩然乘船東下,李白親自送到江邊。船開走了,李白佇立江岸,望著那孤帆漸漸遠去,惆悵之情油然而生,便揮就了這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此詩堪稱送別佳作。
  
  孟浩然長李白12歲。在李白青年時期,孟浩然就已經(jīng)是名滿天下的著名詩人了,他是李白成名之前的舉薦人。
  
  黃鶴樓,江南三大名樓(湖北武漢黃鶴樓、湖南岳陽岳陽樓、江西南昌滕王閣)之首,相傳有一道士在此跨鶴升天,故而崔顥曾題詩曰: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后來李白也登臨黃鶴樓,放眼楚天,胸襟開闊,詩興大發(fā),提筆正要寫詩,卻見崔顥的詩,自愧不如,只好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m.mrnum.Com)崔顥題詩,李白擱筆,成為佳話。
  
  詩歌前兩句敘事,講述作者在黃鶴樓和老朋友辭別。在春光明媚的三月,老朋友坐著船順流直下到揚州去。那只孤單的小船越走越遠,帆影逐漸模糊,消失在藍天的盡頭,可是作者還久久站在江邊遠眺,不肯離去。
  
  他心里一定有恨。在這繁花柳絮如煙的美好春天,本應和老朋友飲酒賞春,卻不得不忍受離別之苦。他心里一定對孟浩然有無限仰慕之情,羨慕友人像古人跨鶴飛天一樣青云直上,但自己卻不能同游,只能孤單地留在這凡間。沒有老朋友相伴,縱有無限春光,又有何快樂可言!他心里一定有無限的不舍之情。這不舍之情,就像那滾滾江水,連綿不絕,沒有盡頭。
  • 相關文章
  • 手斧男孩讀后感400字手斧男孩讀后感400字

    《手斧男孩》讀后感荒島,危機四伏,一個十三歲的男孩,只有一把手斧,能否存活?小說《手斧男孩》告訴我智慧與勇氣能戰(zhàn)勝一切。書中講述了一個十三歲男..

  • 讀狼王夢有感600字讀狼王夢有感600字

    讀《狼王夢》有感南華小學五(4)班盧文晶在很多人的生活中,都沒有真正見到過狼。而狼這一兇猛的食肉動物給人留下的似乎只有殘忍這一印象。但一匹真正..

  • 菊與刀讀書筆記菊與刀讀書筆記

    《菊與刀》讀書筆記《菊與刀》是一部介紹日本國民性的書,是美國著名文化人類學家魯思?本尼迪克特從事日本民族性的研究而提交的一份研究報告,是一本..

  • 手斧男孩讀后感400字手斧男孩讀后感400字

    《手斧男孩》讀后感荒島,危機四伏,一個十三歲的男孩,只有一把手斧,能否存活?小說《手斧男孩》告訴我智慧與勇氣能戰(zhàn)勝一切。書中講述了一個十三歲男..

  • 讀狼王夢有感600字讀狼王夢有感600字

    讀《狼王夢》有感南華小學五(4)班盧文晶在很多人的生活中,都沒有真正見到過狼。而狼這一兇猛的食肉動物給人留下的似乎只有殘忍這一印象。但一匹真正..

  • 菊與刀讀書筆記菊與刀讀書筆記

    《菊與刀》讀書筆記《菊與刀》是一部介紹日本國民性的書,是美國著名文化人類學家魯思?本尼迪克特從事日本民族性的研究而提交的一份研究報告,是一本..

  •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后感優(yōu)秀范文推薦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后感優(yōu)秀范文推薦

    篇一:這兩次的文章推薦都是拖到最后期限了,才想起來拜讀。但是談讀書里的第一段就給了我當頭一棒,是我真的沒有時間,還是我沒有決心。有了決心,那么很多事情就自..

  • 青年的十二封信的個人讀后感青年的十二封信的個人讀后感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一書是由朱光潛先生旅歐期間寫給國內(nèi)青年的十二封信,朱光潛先生所寫的這些內(nèi)容并不是對青年們進行道德說教,而是對他們進行有益的勸導。他就像..

  • 大學生就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后感大學生就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后感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后感篇1作為青年,我們總會關心一些事情,如:讀書、運動、社會、情理、藝術(shù)、人生等等。有一本書,就是作者把對這些事情的態(tài)度囊括到十二封..

  • 教師個人對馬克思傳的讀后感教師個人對馬克思傳的讀后感

    馬克思傳讀后感篇1“如果人只是為了自己而勞動,他也許能成為有名的學者,絕頂聰明的人,但他決不能成為真正的完人和偉人”這句話是我在馬克思傳中看到的,當時令我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