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大風車考試網(wǎng) > 讀后感 > 正文

心理學與人類困境讀后感

大風車考試網(wǎng)
  《心理學與人類困境》讀后感
  
  這段時間看了《心理學與人類困境》一書,覺得好多詞都很陌生:精神分析、存在主義、建設性焦慮、神經(jīng)質焦慮等。作者羅洛?梅在讀大學期間深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的影響,1943年,他進入美國紐約的一所研究院,拜新精神分析學家弗洛姆為師,但后來他轉向一條新的道路??存在分析,接受存在主義哲學理論作為心理治療的基礎。存在主義哲學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它強調哲學研究的對象應是單獨的個人,它所研究的一切,總是圍繞著“我個人生存,或者說我個人的存在究竟有何意義”這一中心問題。存在主義哲學家們總是把個人放在社會聯(lián)系里,強調個體面臨的困境,以及個體面臨困境時產生的焦慮病苦、孤獨、空虛等情緒體驗。存在主義哲學的另一個特點是強調個人的自由選擇,認為人有自由選擇的能力,個人的價值完全取決于自已的自由選擇。
  
  書中的有些章節(jié)我反復閱讀,試圖能更為清晰地理解。例如P14:人類的困境就是如此,它源自于人們同時將自己體驗為主體與客體的能力。對于心理學、治療以及令人滿足的生活來說,兩者都是必需的。
  
  我試舉3個例子來理解:
  
  例1:心理咨詢師給患者做治療。
  
  主體:在心理治療中,將自己看做主體,將患者看做客體,這樣的話就無法與患者產生共鳴,無法體驗到他正在體驗的東西,無法理解他的話語。
  
  客體:為了理解他人的語言,我們需要有進行主觀移情的能力。(m.mrnum.Com)也就是把自己當做客體,把患者當做主體。我要站在患者的角度體驗,比如患者堅持二乘以二等于五,那么我不會想他得了哪一種精神病,而要去探究這樣的堅持對他的意義。
  
  困境:每個人都具有同時將自己體驗為主體與客體的能力,不斷的在主體與客體之間尋找平衡點。但要理解我們所憎恨的某個人是很困難的。在做心理咨詢時,把自己當成客體,體驗患者的體驗。把自己當成主體,我站在他之外,不能一心想著他的表達是多么奇怪與毫無意義。而且我還要考慮他是否需要住院治療,以及在這樣的情況下,怎樣做才是最好的方法。尋找平衡點的過程與能力就是人類的困境。
  
  例2:一個初中生,一天晚上作業(yè)做到十二點,早上六點鐘起不了床。
  
  爺爺:不能隨便遲到,經(jīng)常遲到給老師帶來的印象很差,怎么困都要去上學。
  
  媽媽:孩子一定很困,上學去會難受,身體發(fā)育受影響。所以想睡就多睡會吧。
  
  爺爺把孩子當成了客體,媽媽把孩子當成了主體。
  
  困境:平衡點怎么確定?
  
  例3:老師在給孩子上課。
  
  主體:老師把自己看成主體。我在給孩子上課,如果我意識到我是在完成這個任務,在看到這些孩子不認真聽,我就會心生抱怨,憤怒。我那么認真的準備了課件,口干舌燥地給大家講課,你們居然不領情!
  
  客體:老師把自己看成客體。給孩子上課時意識到我在利用這個場合提高自己表達能力和檢驗自己表達方式和內容,而不是為了完成上司派給我的任務以此得到我的薪水,我會很溫柔的看著這些不是很認真聽的孩子,對他們和這個任務心存感激,同時有點點的抱歉(他們不認真聽,不得不承認跟我說得不能引起孩子共鳴有關,但是我不說愧疚,因為我也認同自己的不完美,不過分苛責自己,我允許自己慢慢變得越來越好)
  
  困境:我們把自己當做是主體時,那么我們會覺得作為主體的我們是能掌控作為客體的自己,掌控自己的意志行為情緒情感,我們有能力把自己當做客體,把自己做為操作對象,為了滿足不同層次的需求,不斷的改造自己鞭笞自己,把自己改造成理想中的我。
  
  讀了這本書之后希望自己對待自己的態(tài)度和對待別人的態(tài)度有所改變,讓自己的思維方式從比較、否定走向理解、發(fā)展(理解自己、他人,發(fā)展自己、他人)。
  
  • 相關文章
  • 經(jīng)典即人生讀后感經(jīng)典即人生讀后感

    我要去富陽--讀《經(jīng)典即人生》所感寫下這個題目,先要說說我接觸《經(jīng)典即人生》的緣起。我是好未來教育旗下智康一對一的一名語文老師..

  • 卓別林傳讀后感卓別林傳讀后感

    《卓別林傳》讀后感寒假期間我看了一本書名叫《卓別林傳》,書中介紹的是一位世界電影界當之無愧的喜劇之王??卓別林。卓別林的一生就像他的電..

  • 花冠病毒讀后感花冠病毒讀后感

    《花冠病毒》讀后感克拉瑪依第十四小學丁娟買這本書已經(jīng)許久了,之前是被它的名字所吸引,還因為似乎聽說這是畢淑敏的封山之作,所以特意買來..

  • 經(jīng)典即人生讀后感經(jīng)典即人生讀后感

    我要去富陽--讀《經(jīng)典即人生》所感寫下這個題目,先要說說我接觸《經(jīng)典即人生》的緣起。我是好未來教育旗下智康一對一的一名語文老師..

  • 卓別林傳讀后感卓別林傳讀后感

    《卓別林傳》讀后感寒假期間我看了一本書名叫《卓別林傳》,書中介紹的是一位世界電影界當之無愧的喜劇之王??卓別林。卓別林的一生就像他的電..

  • 花冠病毒讀后感花冠病毒讀后感

    《花冠病毒》讀后感克拉瑪依第十四小學丁娟買這本書已經(jīng)許久了,之前是被它的名字所吸引,還因為似乎聽說這是畢淑敏的封山之作,所以特意買來..

  •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后感優(yōu)秀范文推薦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后感優(yōu)秀范文推薦

    篇一:這兩次的文章推薦都是拖到最后期限了,才想起來拜讀。但是談讀書里的第一段就給了我當頭一棒,是我真的沒有時間,還是我沒有決心。有了決心,那么很多事情就自..

  • 青年的十二封信的個人讀后感青年的十二封信的個人讀后感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一書是由朱光潛先生旅歐期間寫給國內青年的十二封信,朱光潛先生所寫的這些內容并不是對青年們進行道德說教,而是對他們進行有益的勸導。他就像..

  • 大學生就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后感大學生就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后感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后感篇1作為青年,我們總會關心一些事情,如:讀書、運動、社會、情理、藝術、人生等等。有一本書,就是作者把對這些事情的態(tài)度囊括到十二封..

  • 教師個人對馬克思傳的讀后感教師個人對馬克思傳的讀后感

    馬克思傳讀后感篇1“如果人只是為了自己而勞動,他也許能成為有名的學者,絕頂聰明的人,但他決不能成為真正的完人和偉人”這句話是我在馬克思傳中看到的,當時令我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