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包公觀后感
只要有懲惡揚善心愿包公形象就不會消失
在老百姓心目中,千百年來為人們所傳頌的包公執(zhí)法如山,無所不在,上至皇親國戚,下至平民百姓,違法必究,鐵面無私。被認為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清官。包公的正氣、勇氣和靈氣,已成為中華民族靈魂的一部分,同時也成了老百姓心靈的寄托。因此,包公,這個形象的核心內(nèi)涵和價值作用是一致的:有包公在就有天理在,有包公在就有正義在。只要人們有維護正義、懲惡揚善、渴望公道的心愿,包青天的價值和魅力就不會衰弱,包公形象就不會消失。
司法判決是經(jīng)過法官良心過濾后的法律,要求法官要有良知,還要有善行,如果法官心靈的源泉受到玷污,那他的學識越高、技巧越豐富,對社會的危害則越大。有了法律的規(guī)則,司法運作的全部過程需要法官的行為來展示,法官要在與公眾互信的法律信息交涉中確立司法的權(quán)威和公信,在潤物無聲、潛移默化中孕育滋養(yǎng)法治信仰,仰不愧天、俯不愧地、內(nèi)不愧心。
人民法官是國家公仆,所應有的職業(yè)道德,決定了人民法官必須致力為公、甘于奉獻,職業(yè)尊榮感與價值感要靠不斷完善專業(yè)素質(zhì)與提高個人情操來予以保障。舍去社會風氣中的浮躁虛華,靜以修身,耐得住寂寞。當明鏡高懸、法槌高舉之時,法官的靈魂深處要有一尊靜默的獨角獸,公正是它的身體,良知是它的血肉,智慧是它的經(jīng)絡,為民是它的呼吸,而奉獻則是它不斷運轉(zhuǎn)的動力。
千年包公觀后感:
既要強調(diào)為政之制又要重視為官之德
歷史上真實的包公以孝、剛、廉、明著稱,后來社會上廣為流傳的包公以善斷獄案聞名,被譽為折獄斷案“箭垛式人物”、“東方的福爾摩斯”,并形成獨特的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包公司法文化。
以包公為代表的司法文化歷經(jīng)千年,其重要價值在于它樹立起清正廉潔司法官員的崇高形象,有利于提高司法工作者的素質(zhì);它倡導社會正義的價值取向,有利于推動依法治國。
包公司法文化應屬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寶貴財富,但有人認為清官司法突出個人,抹殺制度的重要性。這種觀點從法治理論上來說是正確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們保護正當利益要通過健全法制,而不必祈求清官。但將制度與個人割裂或?qū)α⑵饋硪彩遣滑F(xiàn)實的。任何制度都要靠人實行,選好人、用好人才能執(zhí)好法。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必須用好人。有包公式的清官才能執(zhí)好法。我們所說的清官品德與嚴格執(zhí)法實際是統(tǒng)一的。當今執(zhí)法中的問題,不少不是制度問題,而是官德失范問題。所以我們既要強調(diào)為政之制,也要重視為官之德。
另外,包公的嚴格執(zhí)法有著更深一層的含義,這就是追求社會正義。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有權(quán)者可以官官相護或以權(quán)枉法,而處于社會底層的小民在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次抗爭失敗、問題仍得不到公正的解決時,便把希望寄托在包公一類的清官身上,希望討個“說法”即公理。所以包公身上寄托著人們善良的愿望,凝結(jié)著社會正義。人們推崇包公就是追求社會正義,這正是包公斷案故事的意蘊所在,也是包公司法文化久傳不衰的根本原因。
千年包公觀后感:
中國古代杰出的歷史人物爛若繁星,千百年來,若論在大眾中影響最為深廣的人首推孔子,孔子之下的一人,在我看來,或許就要數(shù)到包拯了。
孔子是思想家,思想家的思想可以超越時空,成為全人類的財富。包拯是封建王朝的一位實干型官員,除史書記載的政績外,留下的主要文字是上書皇帝的“奏議”。不管奏議怎樣高明,政績?nèi)绾瓮怀觯罱K都是為鞏固封建王朝服務,但是,他的影響為什么也能跨越時空、超越階層、傳諸久遠呢?
那是因為,在那些卓越的政績、作為政績的思想基礎(chǔ)的奏議背后,蘊藏著一種很寶貴的“包拯精神”。要知道包拯精神的內(nèi)涵是什么,就有必要明了包拯的思想核心與性格特征,而這又需要對他的生平有一個大概了解。
包拯,字希仁,謚孝肅,北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出生于淮南西路廬州合肥縣解集鄉(xiāng)包村(今安徽合肥所轄肥東縣包公鎮(zhèn)包村),包拯父親有一定文化,做過小官,薄有田產(chǎn)。小康之家耕讀為本,這是封建社會的普遍現(xiàn)象,包家亦不例外。
《肥東縣志》上說:“包拯少年在鄉(xiāng)讀書,亦耕亦牧。”天圣五年(公元1027)包拯進士及第后,曾經(jīng)被朝廷兩次授官,均因父母不愿隨行而辭官盡孝,直到雙親病歿,守孝三年,才出任天長知縣,時年38歲。
在地方,包拯擔任過知縣、知府、轉(zhuǎn)運使等職。在中央,他由權(quán)度支判官、監(jiān)察御史里行、戶部副使、御史中臣、三司使,一直做到樞密副使任上離世。我們知道,北宋最高監(jiān)察機關(guān)是御史中丞領(lǐng)導的御史臺,最高財政機關(guān)是三司使領(lǐng)導的三司,最高軍事機關(guān)是樞密使領(lǐng)導的樞密院。樞密院是輔佐皇帝執(zhí)行兵政的機構(gòu),在皇帝的總攬下,由宰相、副相、樞密使、樞密副使和參知政事共同組成國家最高領(lǐng)導核心。所以,包拯的職位是相當高的。
包拯的思想核心是忠君與民本的高度統(tǒng)一。包拯具有鮮明的忠君思想。在一封奏札里,包拯寫道:“臣生于草茅,早從宦學,盡信前書之載,竊慕古人之為,知事君行己之方,有竭忠死義之分,確然素守,期以勉循”,而“驟被殊用,置諸侍從之列,擢處諫諍之班,臣于此時敢忘圖報”!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一個出身既不高貴又缺少政治后臺的人,能夠被朝廷委以重任、視做心腹,這種感恩戴德的心理是不難理解的;谶@樣的心理,他特地上書仁宗“請建太子”,希望趙家王朝“傳之無窮”,因為“太子天下之根本也”,只有建立太子,才能“鞏固王室”,“挫奸雄觀望”,否則“必稔禍于將來,恐非社稷之!。這樣的忠君思想,可謂臻于極致了。
包拯又具有強烈的民本思想。古人很早就提出“民唯邦本,本固邦寧”、“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思想,這一古代中國極為重要的政治思想,成為深受傳統(tǒng)文化影響的包拯一生從政的根本信條。他反復對仁宗說:“民者國之本也,財用所出,安危所系,當務安之為急!薄懊裾邍荆斢盟,安危所系,而橫賦暴取,不知紀極!彼麕资鉃槊裾埫淖嗾,便立足于民為國本的思想。
難能可貴的是,包拯思想中的忠君與民本是和諧一致的。那么對于包拯來說,將二者統(tǒng)一起來的邏輯性何在呢?
在《請差災傷路分安撫》中,包拯反映江淮等地天災人禍嚴重,請求從速安撫,否則釀成大亂:“民間之蓄盡為軍儲矣,民失其賴,流亡日眾……況今秋苗稼既槁……凋殘之民朝不謀夕……饑則盜起,盜起則奸雄出,奸雄出則不可制矣,豈可不深懼而豫防之哉!”他講得很明白,如果官不愛民,民不聊生,“奸雄”就會揭竿而起,后果不堪設(shè)想。類似這樣的話,在今天尚能看到的包拯的奏議里至少說了四次。能夠看出,包拯不僅自己愛民,還苦口婆心地勸說皇帝愛民。包拯將之當做最大的“忠君”,這也就是他秉持的忠君與民本之間的內(nèi)在邏輯關(guān)聯(lián)!可以說,包拯“忠君”的目的固然在于“君”,但客觀上有利于天下蒼生,其忠君與民本高度統(tǒng)一的積極意義也正體現(xiàn)在這里。
包拯的性格坦誠得近乎毫無保留,率真得似乎缺少修養(yǎng),其剛直乍看起來真有些不近人情。這種性格的形成,一是由于他生于農(nóng)村,長于農(nóng)村,而且一生和農(nóng)村保持不間斷的聯(lián)系,無形間烙上了中國農(nóng)民純樸誠實的印記;二是在他熟悉的古代典籍中,仁人志士憂國愛民的胸懷,“言必信,行必果”的品格,對他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三是當朝名臣劉筠的言傳身教對他影響甚深。劉筠是翰林學士,剛毅正直,疾惡如仇,因和朝廷惡勢力勢不兩立,兩度外任廬州,而包拯自年少時即頗為劉筠所賞識。
包拯精神就是以包拯的思想核心為基礎(chǔ)、性格特征為外在表現(xiàn)而形成的。
千年包公觀后感:
反腐反庸,無私無懼
包拯的實干精神古所罕見。在任何一個職位上,他都關(guān)懷民生,銳意改革,同時將遇到的問題和了解的情況,不論是否屬于自己的職責范圍,都如實向朝廷報告,并提出解決辦法,請皇帝“特降指揮”。在包拯看來,這是一個官員應盡的責任。
包拯留下的著作,除一篇家訓、幾首短詩外,就是多達185篇的奏議,其中有55篇奏議,竟彈劾本朝官員多達61人!這61人中,貪官污吏首當其沖,犯一般錯誤和不稱職的“庸人”也不在少數(shù)。地位比他高的如宰相宋庠,皇親國戚如張堯佐、郭承?、楊景宗等,均在被彈劾之列。譬如,他認為宋祁“在益部多游宴不可任三司”;張方平身為三司使,“乘勢賤買所監(jiān)臨富民邸舍,無廉恥,不可處大位”。宰相宋庠,“自再秉衡軸,首尾七年,殊無建明”,卻“安處洋洋,以為得策”,而作為宰臣,“與國同體,不能盡心竭節(jié),灼然樹立,是謂之過,宜乎當黜”。一時間,“包彈”成為朝廷聞之色變的流行語。
“包彈”中以“六彈張堯佐”最為驚心動魄,包拯在其中顯示出來的大無畏精神,尤其長久地為世人所稱道。
張堯佐是仁宗皇帝寵妃張貴妃的伯父兼養(yǎng)父,原為地方小官,張貴妃為了報答養(yǎng)育之恩,以她特有的地位纏住仁宗,為張堯佐加官晉爵。張堯佐因養(yǎng)女得勢,扶搖直上,任至三司使。包拯剛一主管諫院,便履行“以言為職”的職責,和幾位同仁一起,彈劾這個“徒緣寵私,驟階顯列”的“凡庸之人”。誰知仁宗變本加厲,更委派張堯佐以重任,讓他一人兼任宣徽南院使等四職。消息傳出,朝野嘩然,連素來溫和的御史中丞王舉正也拍案而起,支持包拯,要求仁宗撤銷對張堯佐的任命。結(jié)果,建議無效,王舉正不得不進行廷辯,即在皇帝上朝時與之當面辯論。
在廷辯時,包拯情緒激動,離開座位走近仁宗,竟將唾沫濺到仁宗臉上,以致仁宗不悅而退朝。包拯百折不撓,繼續(xù)彈劾張佐堯,前后共達六次之多。他反復說:
五六年超擢張堯佐,群臣皆竊議于下,然而跡其過不在陛下,在女謁近習及執(zhí)政大臣也……執(zhí)政大臣不思規(guī)陛下以大誼,乃從諛順指,高官要職,唯恐堯佐不滿其意,使陛下有私昵后宮之過,此豈愛君之心哉?(《論張堯佐除四使不當》)
張堯佐久以非才……臣等累次論列。陛下欲務保全,乃曲假寵榮,并領(lǐng)要職。求之前代則無例,訪以人情則不安。臣實憂危,罔知所措……況執(zhí)政大臣,與國休戚,不能執(zhí)守建明,曲有阿徇,成此過舉,俾天下竊議,謂陛下私于后宮。(《再彈張堯佐》之一)
包拯直接指斥的看似是執(zhí)政大臣,矛頭所向卻顯然在仁宗的“私昵后宮”。封建時代,帝王雄居萬人之上,掌握生死予奪的大權(quán),作為臣民,要能夠做到直言極諫,需要多么大的勇氣!
深察民情,為民請命
包拯對仁宗寄予厚望,他希望仁宗“薄賦斂,寬力役,救荒饉”,重現(xiàn)“幼有所養(yǎng),老有所終,無夭閼之傷,無庸調(diào)之苦”的堯舜盛世。當時的現(xiàn)實卻是,北宋王朝進入中期,勵精圖治的精神逐漸消失,因循茍且、貪污腐敗之風蔓延,官僚盤剝,農(nóng)民苦甚。因此,包拯在以大無畏精神肅貪反庸的同時,又嘔心瀝血地為民請命,這類奏議占到全部奏議的1/3。
其時,賦稅名目繁多,最普遍也最難使人應付的是折變、支移以及頭子、倉耗。所謂“折變”,是將明文規(guī)定征收的物品,按官府臨時需要折合成現(xiàn)錢或其他物品交納。折來變?nèi),官員們從中牟利,納稅人負擔加重!爸б啤笔菍⒕偷亟患{的稅糧移到其他地方交納。如果移地交納現(xiàn)金,官方還要索取“腳錢”。“頭子”與“倉耗”都是按賦稅的一定比例增收的附加稅,只不過后者找一個“倉庫損耗”的名義,巧為立目而已。
包拯得知陳州五縣的折變問題十分嚴重,立即上奏折《請免陳州添折見錢疏》。奏議中說,一斗大小麥市場實價50文,卻被官府折變?yōu)?00文,外加腳錢、頭子、倉耗40文,共計140文。這樣“二倍誅剝貧民”的“非常暴斂”,必須立即取締,改為按市場實價計算或“納本色”,即以實物交付。
同時,包拯發(fā)現(xiàn)淮南、江浙、荊湖等地同樣存在折變問題,其程度之嚴重不亞于陳州。他心急如焚,連續(xù)四奏免除江淮兩浙的折變,并由此推及“諸雜科率”,一再要求朝廷下令“權(quán)且停罷”。當時官府用物,均攤派給民間,雖云購買,卻比市價低。這種強制性的臨時賦稅被叫做“科率”。包拯要求停罷或減輕苛捐雜稅,可謂解百姓于倒懸,據(jù)《宋史?劉摯傳》中記載,“民歡呼至泣下”。
包拯的這些奏議,反映的問題翔實有據(jù),提出的建議明確可行,愛民之心,躍然紙上。在行文中,他還指責一些地方官吏“雖有前件圣旨指揮,本處官吏并不遵稟”,并具體指出:“發(fā)運司但務歲計充盈,不慮民力困竭,上下相蒙,無所訴告,為國斂怨,莫甚于此!闭l都知道,這種報告是要得罪一批人的,但包拯直言讜論,并無顧忌。
包拯賑救的范圍不僅包括災難深重的農(nóng)民,而且包含更廣泛的民生。罷巡驛、保民田、除放欠、改鹽法、救饑饉的奏議,都給水深火熱中的百姓帶去實實在在的利益。這里還有一個例子。有一個叫向綬的人,為官不法,為上所察,他懷疑有人告發(fā),私加拷問,逼其自盡。事發(fā)后,向綬故舊多方偏袒,誣罔告發(fā)者,干擾案件處理,導致“九十余人依舊收禁”。包拯上書,為被收禁者叫屈,充分體現(xiàn)了其懲惡揚善,以民為本的拳拳之心。
千年包公觀后感
法官要做“鐵包公”
“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包公以鐵面無私、剛正不阿、伸張正義的公正、清廉形象而流芳千古,以至于讓后人每每談及,總有說不完、道不盡的佳話。當遇到秉公辦事、為民做主的官員,老百姓大多會用“包青天”等之類言語進行稱頌。
在我看來,包公精神這一寶貴財富,永遠值得我們學習。一是愛國敬業(yè),直言切諫。二是民為國本,為民請命。三是剛正不阿,不畏權(quán)貴。四是廉潔從政,公正司法。
當前,我國正在加快建設(shè)*。作為一名法官,當代“鐵包公”就是在判案的時候維持公平、追求正義,公平和正義是最核心的精神。人民法官要做好“鐵包公”,始終牢記人民法官的神圣職責,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秉公辦案、無偏無私。要始終堅守法官的職業(yè)道德底線,依法辦案,不謀私利。同時,也要胸懷大局,心系為民,做一名一心為民、無私奉獻的好法官。
包公司法精神值得宣揚,類似于今天的“司法為民”、“公正司法”理念,理應為當代法官所傳承和發(fā)揚。在建設(shè)*進程中,我們的法官一定能為民公正廉潔司法,為國家法治建設(shè)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