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在外地打工生活的家長想要自己的孩子就近上學,卻不知道有什么樣的條件和流程,下面大風車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關于外地人員的小孩在本地上學需不需要借讀費?外地戶口上學的相關問題。
1、南京外地人小孩上學條件要求
義務教育階段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申請入學,需滿足以下條件(報名時需提供相關材料原件及復印件):
1、一是父母至少一方在我區(qū)的網簽勞動合同或工商營業(yè)執(zhí)照,且正在參加青島市社會保險并連續(xù)繳費滿1年以上。(無需提供參保證明,報名時提供參保一方身份證號,由學校集中與社保部門對接核對參保繳費信息)。說明:2017年報名入學的適齡兒童,其父母至少一方在我區(qū)的網簽勞動合同、工商營業(yè)執(zhí)照簽定、簽發(fā)起始時間,社會保險繳費起始時間為2015年6月份前(含6月份),且2017年1月至6月的社會保險費需按月連續(xù)繳納。
2.父母至少一方在我區(qū)居住證。
3.父母一方在我區(qū)房屋產權證或房屋租賃證明。
2、南京農民工子女教育政策規(guī)定
經過近20年的努力,盡管農民工子女教育政策經歷了一個發(fā)展演變的過程,進城務工就業(yè)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逐步得到解決,《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更是在法律層面對農民工子女的義務教育問題作出了保障,但進城務工農民子女教育仍然面臨一系列問題,具體而言:
1.自身學習能力欠缺。由于他們大都來自經濟文化欠發(fā)達地區(qū),當地學校教育不正規(guī),知識基礎的薄弱,跨地區(qū)流入城市后,缺乏教育系統(tǒng)性和連續(xù)性,很難跟上流入地學校教育節(jié)奏,從而喪失學習興趣,最終無心學習。
2.年齡和所讀年級不相配。據統(tǒng)計,有半數流動兒童年齡都不符合相應的年級段,年齡偏大,導致流動兒童的心理年齡和受教育內容不相適應。
3.生活、成長環(huán)境復雜。由于流動兒童家庭環(huán)境普遍較差,居住條件簡陋,加之父母忙于生計,文化層次低、教育方式簡單粗暴,少有時間和子女相處,任由子女自然成長,一切全看子女的造化。
4.同一性危機嚴重。由于知識基礎、文化背景、學習能力與習慣和心理特征等方面與城市戶籍學生有著較大的差異,難以適應城市的學校生活,又缺乏必要的引導,沒有合適的榜樣,父權危機、青春期危機并存,長此以往,便造成心理和人格上的同一性危機,嚴重的還可能帶來心理的扭曲。
流動人口子女教育問題表面上看是教育問題,深層來看是綜合性的社會問題,單純就教育論教育,是很難解決的。只有將其納入國家城鎮(zhèn)化戰(zhàn)略中進行綜合解決,才能治標又治本,因此,我們建議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農民工子女教育檔案。建立以常住人口(居住半年以上)為主的農民工子女學籍檔案等教育管理檔案,規(guī)范農民工子女的入學和轉學手續(xù)及相關的管理程序,有條件的地方要建立電子學籍管理網絡系統(tǒng),這既有利于農民工子女及時辦理相關的轉入和轉出手續(xù),不因管理制度的人為限制而錯失教育機會,同時,也有利于教育行政部門加強對學校招生的計劃調控和學校對學生的常規(guī)管理。學校要建好“農民工子女在校學生變動情況學籍卡”,農民工子女不管在什么時候轉入,學?梢愿鶕鋵W籍卡隨時插入某班跟讀。同時把好轉出關,轉出的流動人口子女必須辦理接受證,否則不予轉出,以防止流動人口子女輟學流失。
2.推進農民工子女個性化教育。隨著越來越多的流動人口從短期流動轉向長期居住,他們對子女的教育需求不再滿足于“有學上”,更是希望能“上好學”,除了傳統(tǒng)的學業(yè)成績之外,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關注其子女能否接受個性化教育。因此,教育部門應針對流動兒童親子關系鏈接不夠、父母投入子女生活較少、較低的學業(yè)成就、單一的成就來源、社會支持缺乏等問題,學校和家庭可聯(lián)合開展一系列活動,推動兒童親密關系的建立、增加父母投入子女生活的時間,比如:通過布置家庭作業(yè)的形式,讓子女和父母共同完成;在結束和開始時舉辦慶典,邀請家長參加,共同見證子女的成長;讓農民工子女加入各類學校、社區(qū)活動,培養(yǎng)依戀關系、激化兒童動力系統(tǒng)、提升自我管理技能。
3.制定和完善農民工子女中高考的辦法。隨著新一輪戶籍制度改革,農民工子女異地參加中、高考的辦法必須進一步調整,從而改變受戶籍制約的“升學難”問題,促進城鄉(xiāng)教育一體化進程。對大城市和超大城市而言,就采取與戶籍脫離的升學制度改革,如:允許為流入地作出特殊貢獻的進城農民工子女報考,以進城農民工家庭在流入地居住年限、納稅多少以及進城農民工子女學業(yè)成績?yōu)闇嗜霕藴,滿足條件的進城農民工子女可以報考等。中小型城市隨著戶籍制度的完全放開,凡是在當地連續(xù)接受2年以上初高中教育的農民工子女,和當地生源享有無差別的升學機會,大力發(fā)展職業(yè)技術教育,加大財政補貼力度,鼓勵基礎較差的農民工子女接受職業(yè)技術教育,提升文化知識水平,從而成長為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4.加強農民工子女心理教育。針對農民工子女群體中出現(xiàn)的同一性危機等心理問題,教育部門要根據流動兒童實際,增加心理課程課時量,由專門的心理健康師或心理咨詢師擔任任課教師,對出現(xiàn)較嚴重心理問題的流動兒童要進行心理干預,如:強迫癥、恐怖癥、焦慮癥兒童要及早介入干預,對出現(xiàn)各種人格障礙的兒童要強制治療,同時,要對整個流動兒童群體中出現(xiàn)的情緒不穩(wěn)定、適應性不強、人際關系緊張、心思過于敏銳和各種隱性的心理壓力要進行集體干預,有針對性的輔導、咨詢和疏導,全面提高流動兒童的生存、抗挫、適應能力和心理自我調節(jié)及行為矯治能力,促進流動兒童健康成長。社區(qū)要建立流動兒童之家,招募自愿者開展各類活動,豐富流動兒童課余生活,引導流動兒童崇尚科學、崇尚文明,遠離低級趣味,遠離不良嗜好,幫助流動兒童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