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楊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邊疆建設者服從需要,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志向和無私奉獻的精神,從而使學生受到思想感染,陶冶高尚的情操。
指導學生概括課文中心思想,初步掌握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
自學生字詞,理解并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體會爸爸借白楊表白自己的心的有關句子。
練習概括中心思想。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初步從內容中體會思想這一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
教具準備:
有關大戈壁的錄像片。
理解白楊特點及體會爸爸心愿的一些句段的文字片。
教時: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初步感知課文,檢查預習,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出示彩圖,揭示課題,釋題。
簡介作者和時代背景。
檢查預習情況。
檢查課文的朗讀。
檢查課后第四題詞語的讀音和意思。
教師范讀課文。
學生繼續(xù)自學課文,小組討論交流。
默讀課文后分段,概括段意。
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
自由朗讀課文,思考課后第1、2題。
布置作業(yè):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爸爸要表白的心愿,練習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
教學過程:
1、復習課文,指名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提出學習目標:作者通過這些內容,想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呢?
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在理解課文的時候,我們要注意體會。
2、學習新課。
理解爸爸的話。
3、激情導入:現在,我們坐火車和作者一起到新疆去,好不好?(看錄像)我們不但看到了茫茫的大沙漠,還聽到一位旅客為他的孩子介紹白楊呢。
4、在課文中找出爸爸介紹白楊的話,用直線劃出來。
出示問題,理解爸爸的話。
文字片:從爸爸介紹白楊的話中,可以看出白楊有哪些特點?用....劃出表示白楊特點的詞語。
指名回答,教師板書:
枝干挺直
白楊 哪兒需要......就在哪兒生長
堅強
5.默讀課文1-4自然段,找出描述白楊特點的句子,通過理解詞語,體會白楊的特點。
(1)“茫茫”、“渾黃一體”結合錄像畫面理解。
(2)“衛(wèi)士”在課文里指什么?為什么?
導語:大戈壁這么荒涼,環(huán)境這么惡劣,白楊卻長得那么高大挺秀,像衛(wèi)士一樣守衛(wèi)著鐵路。讀到這里,你覺得白楊怎樣?應該用怎樣的語氣朗讀爸爸說的話?(贊美)
6.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爸爸的話。自由讀,指名讀,范讀,齊讀。
7.學生概括爸爸說的這段話的意思。
體會爸爸的心。
導語:爸爸只是在介紹白楊,贊美白楊嗎?(學生齊答)
出示文字片: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著自己的心。
讀句子理解,“表白”、“心”是什么意思?
自由讀課文16、17自然段,用( )劃出孩子們知道的事情。思考孩子們還不知道哪些事情?(引導學生理解爸爸這樣做的目的,來體會文章的中心思想)
8.爸爸的做法和白楊的特點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從爸爸的做法可以看出,爸爸具有怎樣的精神?
板書: 服從需要
扎根邊疆
無私奉獻
9.看板書小結。爸爸不只是介紹白楊,贊美白楊,他也在表白著自己的心愿,就是像白楊那樣,服從需要,扎根邊疆,建設邊疆,作無私的奉獻。
學習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體會含著的意思。
1.邊聽課文朗讀邊看錄像,想想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向老師提出來。
2.質疑。小組討論提出的問題。
(1)一棵高大的白楊樹指誰?幾棵小樹指誰?
(2)為什么爸爸看到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棵小樹正迎著風沙成長起來,嘴角會浮起一絲微笑?
3.引導學生體會爸爸的心愿:相信自己的孩子在父母的影響教育下,一定能夠像白楊那樣扎根邊疆,建設邊疆。
4.看板書總結課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練習概括中心思想。
辨析課后第3題。
引導學生初步掌握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
板書:內容―――中心思想
五.有感情自由朗讀全文,質疑。
六.作業(yè):1.抄寫課后詞語。2.練習背誦課文。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讀寫例話》,掌握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
教學過程:
復習舊課。檢查背誦課文,指名回答課文的中心思想。
出示問題,學習《讀寫例話》。
什么是中心思想?
《白楊》一課是怎樣表達中心思想的?
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有什么方法?
教師小結: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要求我們從內容中體會思想,注意抓住重點詞、句、段,反復閱讀,使文章的中心思想在頭腦里逐漸明晰起來,然后用自己的話進行概況。
閱讀短文《以身作則的老校長》,學習概況中心思想。
作業(yè):閱讀《鄧小平同志教育子女的一件事》,練習概況中心思想。
附全文板書:
借物 喻人
高大挺秀 扎根邊疆
白楊 適應性強 ……爸爸
生命力強 建設邊疆
小白楊 ?? 茁壯成長 ?? 孩子
附全文質疑:
白楊樹為什么能在沒有山,沒有水,也沒有人煙的沙漠生長?
白楊樹在沒有水的沙漠是怎樣找到水源的?
白楊樹為什么能抵御風沙?
在戈壁灘上的白楊樹是人工種的還是自然生長的?
課文中的爸爸是不是袁鷹?
聽著孩子的對話,為什么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臉色變得嚴肅起來?
為什么爸爸不直接把帶孩子們去新疆的目的告訴他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