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大風車考試網 > 勵志故事 > 正文

勵志小勵志故事及感悟視頻演講稿PPT分享:世界上最頑強的少年

大風車考試網

  幾個月之前,就在“知乎”網站上,讀過程浩那個著名的回答:“你覺得自己牛逼在哪兒?為什么會這樣覺得?”他平靜地敘述著自己還不到20歲的人生:一出生就沒有下地走過路,被醫(yī)生判斷活不到五歲,家人多次收到病危通知書。震動我的,是他寫道:“命運嘛!休道公平!”

  這句話史鐵生也說過。幾乎所有人都曾經抱怨過命運的不公平,抱怨過自己承擔的比他人多,獲得的卻比別人少。然而面對史鐵生,面對程浩,我們并沒有資格妄論命運。

  “這往下,你必須成為世界上最頑強的十五歲少年,不管怎么樣。因為除此之外,這世界上沒有你賴以存活之路,為此你自己一定要理解真正的頑強是怎么回事。”村上春樹在《海邊的卡夫卡》里這樣寫道。

  成為世界上最強的少年,除此之外,程浩沒有其他的選擇。

  我曾經試圖揣摩和代入程浩的命運,去模擬病榻上度過的童年與青春、去想象每隔一段時間都要面對的嶄新的疼痛。我發(fā)現(xiàn),自己能夠想象的,只有肉體崩壞帶來的痛苦,卻沒有辦法真正體會到他的心理活動:每天晚上睡去之前對第二天能否醒來的忐忑、每早起床看到太陽依舊升起的喜悅、他對母親的感激與歉疚,以及敏感地察覺到母親這種感激愧疚的反應時,心中涌起的復雜情緒。

  ——這么多微小的漣漪,是他人完全無法想象的。而最悲哀的是,連身邊最親的人都無法感受。

  程浩身邊最親的人,大概是他的母親。他把醫(yī)生預言的死亡時間推后了15年,他的母親常常把這稱之為奇跡。

  程浩卻說:“老媽特別喜歡把這些沒有變成現(xiàn)實的預言掛在嘴上,就好像奇跡說得多了,就會真的發(fā)生奇跡一樣。

  很多人會用“積極”“樂觀”去形容程浩,但我想,這都是旁人理所當然的想法,輕率得近乎粗暴。奇跡也好,希望也罷,這些都是療效甚微的鎮(zhèn)痛劑,敏感如程浩,怎么可能輕易被這些詞說服?

  大象死前半個月,會意識到死亡已經找上來,然后孤獨和平靜面向它、走向它,這是動物性的生命本能。

  死亡、恐懼,當我們談論這些詞語時,我們在討論遙遠的時空以外、目光盡頭的一件事物。對程浩而言,那卻是生活里撲面而來的每個細節(jié)。

  有網友看到程浩的文章,回復道:“還是活下去最重要!”

  有兩種層面的活著,一種是單純生命的延續(xù),是再多一輪的心跳與呼吸,再多吃一口飯,多睡一覺,并且醒來;另一種層面的活著,是像一個活人一樣活下去。

  這就是電影《1942》與小說《活著》的區(qū)別。前者只是要活下來,受盡凌辱也要活著。后者是不僅活著,還要笑著活下來——哪怕是苦笑,不僅活著,還不時要和命運開個粗魯?shù)耐嫘Α?/p>

  活下去,本身并沒有什么牛逼之處,不過是向命運乞討一個容身之處而已。而程浩,是少有的像活人一樣活著的人,他能每天每分每秒都意識到自己活著。

  程浩給自己制定了每天必須閱讀十萬字的計劃。他上午閱讀、下午寫作。讀書是在網絡上和讀電子書,寫作是用鼠標點擊屏幕上的軟鍵盤。他有著12小時閱讀二十一萬字的讀書記錄。

  程浩在“知乎”上回答過很多關于讀書的問題,回答問題時,他有種不符合年齡的嚴厲以及不容置喙。他批評生活態(tài)度浮躁的人,讀不進書的人。

  這種嚴厲,我總覺得超乎于教導,而有種更深層面的怨悔。他看待每個人,并不僅僅看到此人的此時,而是此人人生的橫剖面,生命時鐘經歷過的每一秒,他看到的是人生命結束之前的每一秒。

  “為什么不抓緊讓每一秒都有意義?”我仿佛看到程浩在文字背后的詰問。

  我們的人生或許都比他長,他不敢浪費的每一分每一秒,卻被我們輕易地置棄、荒廢。他感激的每一天升起的太陽,打在身上陽光溫暖的味道,卻被我們抱怨和詛咒。程浩是不平的,也是委屈的。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