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我國第八次舉辦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根據最近一次《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的有關要求,今年國家食品安全宣傳周的主題,是“尚德守法共治共享食品安全”。
1、吃扁豆一定要煮透嗎?
扁豆含有營養(yǎng)豐富,味道鮮嫩可口,價格便宜,易保存、易清洗,深得人們的喜愛。但烹調不當就會引起中毒。
扁豆引起中毒的原因是扁豆中的紅細胞凝集素、皂素等天然毒素。因為這些毒素比較耐熱,只有將其加熱到100℃并持續(xù)一段時間后,才能破壞。采用沸水焯扁豆、急火炒扁豆等方法,由于加工時間短,溫度不夠,往往不能完全破壞其中的天然毒素。這些毒素食用后可強烈刺激胃腸道,致人中毒。
進食扁豆后數分鐘到2~4小時,中毒者會出現惡心、嘔吐、腹痛、水樣便,少數人可有頭痛、頭暈、四肢麻木、胸悶、心慌等。若出現上述表現應立即催吐,可刺激舌根、咽部或口服催吐藥。癥狀重者應立即到醫(yī)院就診,對癥治療,防治并發(fā)癥。一般只要治療及時,大多數病人可在1~3天恢復健康。
其實,預防的方法很簡單,把扁豆煮熟燜透就可以破壞其毒素。用水焯時,需使扁豆失去原有的綠色、生硬感和豆腥味。炒扁豆時,每一鍋的量不應超過容量的一半。用油煸炒后,加適量的水,蓋上鍋蓋,保持100℃小火燜上10多分鐘,并翻動使其均勻受熱。此外,購買時要挑選嫩豆角,最好不買、不吃老扁豆。加工前,先擇掉扁豆兩頭的尖及莢絲,并在水中浸泡約15分鐘,這樣吃起來更放心。
2、怎樣煮豆?jié){?
豆?jié){一定要充分煮熟再喝。因為生豆?jié){中含有一種叫皂甙的物質,皂甙如果未熟透進入胃腸道,會刺激人體的胃腸黏膜,使人出現一些中毒反應,出現惡心、腹痛、嘔吐、腹瀉、厭食、乏力等。
那么豆?jié){應該怎樣煮才算熟?
當生豆?jié){加熱到80℃~90℃的時候,會出現大量的白色泡沫,很多人誤以為此時豆?jié){已經煮熟,但實際上這是一種“假沸”現象,此時的溫度不能破壞豆?jié){中的皂甙物質。正確的煮豆?jié){方法應該是,在出現“假沸”現象后繼續(xù)以小火維持煮沸5分鐘左右,使泡沫完全消失。這樣才能使其有害物質被徹底分解破壞。
另外,生豆?jié){中含有豐富蛋白質、脂肪和糖類,是微生物生長的理想條件。所以,豆?jié){必須煮熟燒透,才能將微生物殺死。
3、喝火鍋湯對身體有益嗎?
有些人認為吃完火鍋后喝點湯能吸收更豐富的營養(yǎng),其實這是個誤區(qū)。
火鍋湯久沸不止,不僅其中營養(yǎng)物質早已被破壞了,而且肉類、海鮮中所含嘌呤物質多溶于湯中,因此千萬不能喝火鍋湯。因為,火鍋中的湯在反復煮牛羊肉和海鮮、蘑菇后,湯里面嘌呤物質會越來越多,油脂也大。這種湯喝多了,輕則使人胖起來,嚴重的還可能引發(fā)糖尿病及心腦血管疾病等。另外,湯中的嘌呤物質還會造成尿酸在血液中沉積,容易導致痛風、關節(jié)痛等癥狀。吃火鍋要想喝湯要趁早,可以在涮肉前喝碗清湯,涮肉后的湯就不要喝了。
4、煎炸油不能反復使用嗎?
煎炸油不能反復使用。這是因為食用油反復用于煎炸食品,油中必需脂肪酸含量會越來越少,而飽和脂肪酸、雜質和過氧化物含量越來越多,質量變差,且極易變質。變質的食用油不僅味感差,喪失營養(yǎng),而且還有毒性,因此在一般情況下,高溫煎炸時間既不宜過長,食用油反復使用也不應該超過2次。
5、油炸、燒烤食品不能常吃嗎?
食物經高溫油炸后,其中的各種營養(yǎng)素被嚴重破壞。因為高溫使蛋白質炸焦變質而降低營養(yǎng)價值,而且還會破壞食物中的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A、胡蘿卜素和維生素E,妨礙人體對它們的吸收和利用。同時,油脂反復高溫加熱后,其中的不飽和脂肪酸經高溫加熱后所產生的聚合物??二聚體、三聚體,毒性較強。
由于肉類食物直接在高溫下進行燒烤,被分解的脂肪滴在炭火上,再與肉里蛋白質結合,就會產生一種叫苯并芘的致癌物質,人們如果經常食用被苯并芘污染的燒烤食品,致癌物質會在體內蓄積,有誘發(fā)胃癌、腸癌的危險。同時,燒烤食物中還存在另一種致癌物質??亞硝胺。亞硝胺的產生源于肉串烤制前的腌制環(huán)節(jié),如果腌制時間過長,就容易產生亞硝胺。
此外,油炸食物脂肪含量多,不易消化,常吃油炸食物會引起消化不良,以及飽食后出現胸口飽脹、甚至惡心、嘔吐,腹瀉,食欲不振等。常吃油炸食品的人,由于缺乏維生素和水分,容易上火、便秘。
6、如何合理放鹽做菜肴?
烹飪時如果掌握不好放鹽的時間,會影響菜肴的色澤、味道、口感等,若是碘鹽還會造成碘的揮發(fā),時間久了影響健康。那么,做菜怎樣合理放鹽呢?
大多數菜在炒至將熟的時候放鹽最好。例如爆肉片、炒素菜時,在旺火、油熱時將菜下鍋,全部煸炒透時適量放鹽,這樣炒出來的菜肴比較嫩,綠色蔬菜也能保持鮮亮的色澤,各種營養(yǎng)成分損失也較少。還有炒花生米、干炸蝦片等,要在出鍋后放鹽,這樣吃起來才會香脆可口!
涼拌菜一般應在食用前才放食鹽。因為提前放鹽會使菜的汁液滲出,失去應有的脆感。
煲湯時,一般應該在湯要出鍋時才放鹽。如果提前放鹽,鹽會導致肉類的蛋白質迅速變性,不易充分滲出,湯味就不會那么鮮美。但在燉排骨時,要先放鹽,鹽味才能充分浸入肉中。
用豆油、菜籽油做菜,為減少蔬菜中維生素的損失,一般應炒過菜后放鹽。
用花生油做菜,由于花生油極易被黃曲霉菌污染,可能會含有一定量的黃曲腐菌毒素,故應先放鹽炸鍋,這樣可以減少黃曲霉菌毒素。
7、“千萬不能吃剩菜、剩飯”的說法對嗎?
菜肴最好當天吃完,剩菜剩飯放久了或儲存不當都會產生有毒物質。因為許多病菌在低溫下照樣繁殖。吃了剩菜剩飯易導致胃腸道疾病,輕則頭暈、心慌,重則嘔吐、腹瀉,有的還會因此而引發(fā)別的疾病。
其中,吃剩的蔬菜是最不能隔夜的,因為過夜后經一夜鹽漬,亞硝酸鹽含量會增加,加熱后毒性增強。另外,淀粉類食品也最好一次吃掉,年糕等食物最多保存4小時,在沒有變味的情況下食用也可能會引起不良反應。
如果一定要保存剩菜,那也應注意保存方法。剩下的湯菜、燉菜和炒菜等,必須先燒開,裝在有蓋的容器中,變涼后再放入冰箱中冷藏;吃時還要燒開熱透。剩下的拌菜,醬、鹵肉類應立即放人冰箱冷藏或冷凍,下次吃時一定要回鍋加熱,或者改制,如改為湯菜、燉菜等。
處理剩飯時,應將剩飯松散開,放在通風、陰涼和干凈的地方,避免污染。等剩飯溫度降至室溫時,放入冰箱冷藏。剩米飯必須徹底加熱后再食用。剩飯的保存時間以不隔餐為宜,早剩午吃,午剩晚吃,相隔時間盡量縮短在5~6小時以內。不要吃熱水或菜湯泡的剩飯,不能把剩飯倒在新飯中,以免加熱不徹底。
8、味精是“美味陷阱”嗎?
味精是烹調中重要的鮮味添加劑,學名谷氨酸鈉,是人體所需氨基酸之一谷氨酸的鈉鹽。谷氨酸鈉分子可以使大腦產生鮮美感覺,它廣泛存在于含蛋白質的食物如肉、海鮮和乳酪中,這也就是這些食物味道鮮美的主要原因。但烹調中味精的用量不宜過多,只放一點點就能達到增鮮的目的。使用味精調味時應注意:
不宜在堿性強的食物中使用。谷胺酸鈉中的鈉活性甚高,容易與堿發(fā)生化學反應,產生一種具有不良氣味的谷胺酸二鈉,失去調味作用,所以堿性較強的海帶、魷魚等菜肴不宜加味精。
在酸味菜肴不宜用味精。因為味精遇酸性不易溶解,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加入味精不易溶解。
炒菜時不宜放入過早。炒菜一般應在菜肴快熟時或者剛出鍋后加入,因為這時菜溫在70-90℃,是味精溶解度最好的溫度,鮮味也最濃;相反,在高溫時加用,當溫度超過120℃時味精中的谷胺酸鈉就會變成焦化的谷胺酸鈉,焦化的谷胺酸鈉既沒有鮮味,還具有一定的毒性。所以油炸食物一般溫度高于120℃。
作餡料時不宜使用。作餡料時放入味精,不論是蒸或煮,都會受到持續(xù)的高溫,使味精,使味精變性,失去調味的作用。
涼拌菜不宜直接加味精,要先用開水化開。味精在70℃以上才能充分溶化。涼菜溫度低,直接加入味精不易溶解,如果事先用少量溫開水化開,再澆到涼菜上,稍加翻拌,效果很好,并且拌涼菜使用粉狀味精比晶體顆粒味精容易化開和拌勻,調鮮效果更好。
對特別鮮美的原料,如蘑菇、香菇、雞、牛、魚蝦以及特別新鮮的蔬菜也不宜用味精,因為它們本身具有一定鮮味,加味精反而口味不佳。
分娩三個月內的母親和嬰幼兒所食的菜肴不宜加入過量的味精,因為味精中的谷胺酸鈉通過乳汁或食物進入嬰兒體內,會與嬰幼兒血液中的鋅發(fā)生特異性的結合,生成不被機體吸收利用的谷胺酸鋅并隨尿液排出,導致嬰幼兒缺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