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小升初新政解讀:單校劃片對口入學
2017年小升初新政解讀
截至4月底,19個重點大城市已有16個向教育部報送今年招生入學工作方案。這些城市的“小升初”新政有何特點,是否落實了教育部要求?本報對19個重點大城市的“小升初”招生入學方案逐一進行了分析。
為了遏制擇校熱、規(guī)范中小學招生秩序,今年年初,教育部先后出臺做好“小升初”免試就近入學工作的實施意見和做好重點大城市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工作的通知,聚焦19個重點大城市,推進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政策的制定和完善。
眼下又進入中小學招生季。連日來,19個重點大城市相繼出臺中小學招生辦法,落實教育部“小升初”改革舉措。據(jù)教育部統(tǒng)計顯示,截至4月底,19個重點大城市已有16個向教育部報送今年招生入學工作方案。這些城市的“小升初”新政有何特點,是否落實了教育部要求?本報對19個重點大城市的“小升初”招生入學方案逐一進行了分析。
單校劃片、對口或派位入學成主流
“小升初”就近入學新政,最牽動人心的莫過于學校招生范圍的劃定和入學對象的確定。
教育部年初出臺的方案明確規(guī)定了“小升初”兩種劃片入學方式。其一是單校劃片,按照就近入學的原則,為每一所初中合理劃定對口小學,采取對口直升方式招生。
其二是多校劃片,對老城區(qū)暫時難以實現(xiàn)單校劃片的,可實行多校劃片,為多所初中劃定同一招生范圍,優(yōu)質初中要納入多校劃片范圍。多校劃片先征求志愿,當報名人數(shù)多于招生數(shù)時,以公開隨機派位的方式確定學生。
圍繞教育部文件要求,19個重點大城市結合各地實際情況,劃片入學主要有四種情況:一是單校劃片、多校劃片相結合的方式。北京、重慶、南京、成都等四地明確提出采取單校劃片、多校劃片相結合的方式。例如,成都提出,“小升初”劃片實行單校劃片與多校劃片相結合,所屬優(yōu)質初中納入多校劃片范圍。多校劃片采取片內隨機派位的方式。
二是單校劃片、對口直升的方式。濟南、杭州、武漢、大連、西安、青島、寧波、廈門等地都明確提出采取一所初中單獨劃定入學范圍,通過對口小學整體直升、九年一貫對口入學或服務片區(qū)電腦派位等方式入學。西安提出“單校劃片,一個入口,對口直升,不得擇校”,做到學區(qū)服務范圍全覆蓋。青島有32所公辦初中實行就近劃片、電腦派位入學,其余學校全部實行單校劃片、對口入學。
三是沒有嚴格限定劃片方式,由各區(qū)縣根據(jù)實際情況決定。例如,上海提出“小升初”就近入學,可采取小學劃片對口、居住地段對口或電腦派位等方式;廣州提出初中學位可采取電腦派位、對口入學、地段劃分以及“九年一貫直升”等方式進行分配。
四是深圳采取積分入學的辦法,戶籍人口和非戶籍人口統(tǒng)一按照家庭戶籍類型、住房性質、入戶時間、社保年限或納稅年限、計劃生育情況等進行積分,教育部門根據(jù)積分情況統(tǒng)一安排學位。
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顧明遠教授指出,劃片入學方式的確定,跟區(qū)域教育均衡程度有一定關系。由于各個片區(qū)總體上要劃分得大體均衡,因此縣域內的學校越不均衡,片區(qū)就得劃得越大,片區(qū)內的學校就會越多。不過,隨著教育不斷均衡發(fā)展,多校劃片的片區(qū)會越來越小,直至實現(xiàn)單校劃片。
多地特長生招生比例控制在5%以內
家長們還關心劃片就近入學方式覆蓋的范圍,以及采取推優(yōu)、特長、共建等特殊渠道招生的比例。北京一位姓羅的家長說:“如果自家孩子劃片就近,但其他孩子仍要通過其他渠道選擇名校,這也不公平。”
為此,教育部明確提出擴大劃片就近入學范圍的時間表:到2017年,重點大城市所有縣市區(qū)實行劃片就近入學,90%以上的初中實現(xiàn)劃片入學;每所劃片入學的初中90%以上生源由就近入學方式確定,到2017年,初中的這兩個數(shù)字都要達到95%。同時,逐步減少特長生招生學校和招生比例,到2017年經(jīng)省級教育部門批準招收特長生的比例應降到5%以內。
對教育部提出的要求,成都、南京、廈門等重點大城市給予了積極回應。例如,成都提出全部公辦義務教育學校將實現(xiàn)劃片就近入學。南京提出建立義務教育就近入學倒逼機制,2017年公辦初中90%免試就近入學,擇校比例下降至10%;2017年公辦初中95%免試就近入學,擇校比例控制在5%以內,逐步實現(xiàn)教育部指定目標。
部分重點大城市提前實現(xiàn)劃片就近入學全覆蓋,擇校比例控制在較低范圍。例如,濟南推行就近入學,100%初中采取學區(qū)內對口小學整體直升,所有學校均不招收特長生;大連全面推行小學、初中100%劃片就近入學,僅以初一為例,城市學校學生擇校率就已由2017年的8.5%下降到目前的2.9%。
各地在縮減特長生、共建生等特殊招生方面也有不少大動作。北京取消共建招生,杜絕以權擇校。北京市教委委員李弈表示,國家對義務教育投入保障力度不斷加大,學校和單位共建招生的方式已經(jīng)沒有存在必要。
對于特長招生,各地紛紛縮減招生規(guī)模,并通過限定招生類別、學校類別及數(shù)量、招生人數(shù)及比例等方式予以規(guī)范。19個重點大城市中,廣州、成都等地2017年的特長生招生比例會控制在10%,寧波、成都提出到2017年降低到5%;上海、哈爾濱、杭州等地明確提出2017年特長生招生比例控制在5%以內,將提前兩年達到教育部目標;重慶提出將2017年作為過渡年,可沿用推優(yōu)、保送、特長等方式招生,但到2017年全面停止招收推優(yōu)生、保送生和特長生;長春、濟南等地則取消任何形式的特長生招生。
國家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楊銀付表示,“小升初”新政要求逐步減少特長招生,這并非否定學生發(fā)展興趣特長,而是強調不能在義務教育階段將“特長”與“招生”掛鉤,反對為了升學“硬拔”特長,導致孩子身心疲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