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無銀三百兩歇后語下一句:不打自招;自己哄自己;自欺欺人
出處:傳說古代某人將銀子埋在地里;怕人知道;就在上面豎一塊木板;寫道:“此地無銀三百兩”。鄰里王二看見牌子;就把銀子偷走;也插了個牌子;上面寫:“隔壁王二不曾偷。”
此地無銀三百兩歷史典故:
從前有個人叫張三,喜歡自作聰明。他積攢了三百兩銀子,心里很高興,但是他也很苦惱,怕這么多錢被別人偷走,不知道存放在哪里才安全。帶在身上吧,很不方便,容易讓小偷察覺;放在抽屜里吧,覺得不妥當,也容易被小偷偷去,反正放在哪里都不方便。他捧著銀子,冥思苦想了半天,想來想去,最后終于想出了自認為最好的方法。張三趁黑夜,在自家房后,墻角下挖了一個坑,悄悄把銀子埋在里面。埋好后,他還是不放心,害怕別人懷疑這里埋了銀子。他又想了想,終于又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回屋,在一張白紙上寫上”此地無銀三百兩”七個大字。然后,出去貼在坑邊的墻上。他感到這樣是很安全的了,便回屋睡覺了。張三一整天心神不定的樣子,早已經(jīng)被鄰居王二注意到了,晚上又聽到屋外有挖坑的聲音,感到十分奇怪。就在張三回屋睡覺時,王二去了屋后,借月光,看到墻角上貼著紙條,寫著”此地無銀三百兩”七個大字。王二一切都明白了。他輕手輕腳把銀子挖出來后,再把坑填好。王二回到自己的家里,見到眼前的白花花的銀子高興極了,但又害怕了起來。他一想,如果明天張三發(fā)現(xiàn)銀子丟了,懷疑是我怎么辦?于是,他也靈機一動,自作聰明拿起筆,在紙上寫到”隔壁王二不曾偷”七個大字,也貼在坑邊的墻角上!沧ⅰ常汉髞砣藗兏鶕(jù)這個民間故事,把這句話”此地無銀三百兩,隔壁王二不曾偷”當作一個成語,用來比喻自作聰明,想要隱瞞,掩飾所干的事情,結(jié)果反而更加暴露明顯了,F(xiàn)在這句成語,被簡化為”此地無銀”了!按说責o銀三百兩”,本來的意思就是這個地方?jīng)]有三百兩銀子。后來人們用這個成語比喻由于做事愚蠢,想隱瞞的事情反而被徹底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