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高考學生焦慮的,不只是高考的時候,更是出高考成績的時候?嫉煤玫膶W生,有待于進行驗證,到底是否真的考好了;考得不好的學生,還心存僥幸,是否還有考好的希望,是否還有柳暗花明的時候。無論成績如何,都要坦然面對,如今的大學生畢業(yè)以后,將來的前途如何,還是個未知數。正如網上所說,文憑不過是一張火車票,清華是軟臥,本科是硬臥,專科是硬座,但火車到站后,都下車找工作,才發(fā)現老板并不太關心你是怎么來的,只是關心的是你會干什么。本文大風車網小編將為你整理收集關于高考504分的可以上哪些大學?以下數據來源高考升學網根據分數查大學系統(tǒng),有需要更詳細的查詢功能可以去高考升學網查詢。以下是2019年高考504分左右的大學推薦名單。
一、2019年高考504分大學名單推薦
高校名稱 | 所在地 | 錄取批次 | 錄取最高分 | 錄取最低分 | 錄取平均分 |
---|---|---|---|---|---|
昆明理工大學 | 云南 | 本一 | 549 | 504 | 507 |
青海大學 | 青海 | 本一 | 525 | 498 | 507 |
廣東金融學院 | 廣東 | 本二 | 516 | 502 | 506 |
濰坊醫(yī)學院 | 山東 | 本二 | 532 | 489 | 505 |
上海海關學院 | 上海 | 本二 | 506 | 505 | 505 |
東北石油大學 | 黑龍江 | 本一 | 509 | 500 | 504 |
山東財經大學 | 山東 | 本二 | 532 | 500 | 504 |
天津工業(yè)大學 | 天津 | 本二 | 530 | 497 | 504 |
沈陽農業(yè)大學 | 遼寧 | 本一 | 516 | 496 | 503 |
北京物資學院 | 北京 | 本二 | 518 | 497 | 503 |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 河南 | 本一 | 519 | 499 | 502 |
浙江傳媒學院 | 浙江 | 本二 | 515 | 495 | 502 |
廣東財經大學 | 廣東 | 本二 | 502 | 501 | 502 |
昆明醫(yī)科大學 | 云南 | 本二 | 519 | 496 | 502 |
青島理工大學 | 山東 | 本二 | 509 | 498 | 501 |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 遼寧 | 本一 | 514 | 495 | 501 |
重慶師范大學 | 重慶 | 本二 | 513 | 494 | 501 |
濟南大學 | 山東 | 本二 | 505 | 499 | 501 |
西安郵電大學 | 陜西 | 本二 | 516 | 497 | 501 |
上海商學院 | 上海 | 本二 | 557 | 491 | 499 |
長江大學 | 湖北 | 本一 | 525 | 487 | 498 |
湖南工業(yè)大學 | 湖南 | 本一 | 527 | 489 | 497 |
新鄉(xiāng)醫(yī)學院 | 河南 | 本二 | 568 | 480 | 497 |
重慶理工大學 | 重慶 | 本二 | 505 | 494 | 497 |
江西理工大學 | 江西 | 本一 | 503 | 490 | 496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qū)) | 新疆 | 本一 | 543 | 477 | 496 |
陸軍工程大學 | 江蘇 | 本二 | 518 | 481 | 496 |
福建中醫(yī)藥大學 | 福建 | 本二 | 533 | 482 | 496 |
山東科技大學 | 山東 | 本二 | 509 | 490 | 496 |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 上海 | 本二 | 523 | 487 | 495 |
川北醫(yī)學院 | 四川 | 本二 | 515 | 487 | 495 |
新疆財經大學 | 新疆 | 本一 | 560 | 476 | 494 |
廈門理工學院 | 福建 | 本二 | 499 | 490 | 494 |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 河南 | 本二 | 523 | 480 | 494 |
山西醫(yī)科大學 | 山西 | 本二 | 508 | 486 | 493 |
吉林財經大學 | 吉林 | 本二 | 501 | 488 | 493 |
湖北經濟學院 | 湖北 | 本二 | 497 | 487 | 493 |
溫州醫(yī)科大學 | 浙江 | 本二 | 508 | 481 | 493 |
湖南文理學院 | 湖南 | 本二 | 492 | 492 | 492 |
西安財經學院 | 陜西 | 本二 | 503 | 486 | 491 |
西南醫(yī)科大學 | 四川 | 本二 | 503 | 485 | 490 |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 廣西 | 本二 | 515 | 480 | 490 |
石河子大學 | 新疆 | 本一 | 568 | 467 | 490 |
廣東海洋大學 | 廣東 | 本二 | 502 | 479 | 490 |
四川理工學院 | 四川 | 本二 | 505 | 482 | 490 |
新疆大學 | 新疆 | 本一 | 581 | 467 | 489 |
溫州大學 | 浙江 | 本二 | 496 | 483 | 488 |
山西財經大學 | 山西 | 本二 | 501 | 482 | 488 |
西安醫(yī)學院 | 陜西 | 本二 | 497 | 481 | 488 |
煙臺大學 | 山東 | 本二 | 508 | 482 | 487 |
內蒙古大學 | 內蒙古 | 本一 | 501 | 475 | 487 |
常州大學 | 江蘇 | 本二 | 502 | 480 | 486 |
上海第二工業(yè)大學 | 上海 | 本二 | 495 | 479 | 486 |
陜西中醫(yī)藥大學 | 陜西 | 本二 | 501 | 478 | 486 |
東華理工大學 | 江西 | 本一 | 515 | 475 | 486 |
湖北師范大學 | 湖北 | 本二 | 494 | 478 | 485 |
東北電力大學 | 吉林 | 本二 | 520 | 475 | 485 |
大連大學 | 遼寧 | 本二 | 542 | 474 | 485 |
新疆師范大學 | 新疆 | 本一 | 554 | 467 | 485 |
錦州醫(yī)科大學 | 遼寧 | 本二 | 499 | 477 | 485 |
華北理工大學 | 河北 | 本二 | 505 | 476 | 484 |
黑龍江大學 | 黑龍江 | 本一 | 498 | 470 | 483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 | 上海 | 本二 | 501 | 475 | 483 |
福建師范大學 | 福建 | 本二 | 496 | 469 | 483 |
浙江農林大學 | 浙江 | 本二 | 497 | 473 | 483 |
武漢輕工大學 | 湖北 | 本二 | 495 | 475 | 482 |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 | 北京 | 本二 | 499 | 473 | 482 |
長春中醫(yī)藥大學 | 吉林 | 本二 | 487 | 472 | 481 |
成都工業(yè)學院 | 四川 | 本二 | 523 | 469 | 481 |
大連海洋大學 | 遼寧 | 本二 | 499 | 472 | 480 |
金陵科技學院 | 江蘇 | 本二 | 501 | 474 | 480 |
成都學院 | 四川 | 本二 | 491 | 473 | 480 |
蘭州交通大學 | 甘肅 | 本二 | 513 | 469 | 479 |
成都醫(yī)學院 | 四川 | 本二 | 493 | 466 | 478 |
西安航空學院 | 陜西 | 本二 | 486 | 469 | 476 |
青島農業(yè)大學 | 山東 | 本二 | 483 | 471 | 476 |
五邑大學 | 廣東 | 本二 | 492 | 467 | 476 |
沈陽理工大學 | 遼寧 | 本二 | 496 | 470 | 476 |
湖北醫(yī)藥學院 | 湖北 | 本二 | 486 | 469 | 475 |
山東農業(yè)大學 | 山東 | 本二 | 501 | 464 | 475 |
沈陽醫(yī)學院 | 遼寧 | 本二 | 489 | 467 | 475 |
山東工商學院 | 山東 | 本二 | 490 | 468 | 475 |
浙江外國語學院 | 浙江 | 本二 | 476 | 471 | 474 |
哈爾濱理工大學 | 黑龍江 | 本二 | 480 | 467 | 474 |
浙江海洋大學 | 浙江 | 本二 | 484 | 470 | 474 |
天津城建大學 | 天津 | 本二 | 497 | 467 | 474 |
云南財經大學 | 云南 | 本二 | 486 | 469 | 474 |
湖南商學院 | 湖南 | 本二 | 477 | 471 | 474 |
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 | 浙江 | 本二 | 503 | 457 | 473 |
新疆農業(yè)大學 | 新疆 | 本一 | 475 | 468 | 473 |
西華師范大學 | 四川 | 本二 | 494 | 464 | 472 |
河北科技大學 | 河北 | 本二 | 472 | 472 | 472 |
浙江科技學院 | 浙江 | 本二 | 485 | 467 | 472 |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 | 北京 | 本二 | 498 | 463 | 472 |
桂林醫(yī)學院 | 廣西 | 本二 | 505 | 463 | 472 |
湖南醫(yī)藥學院 | 湖南 | 本二 | 485 | 464 | 471 |
泰山醫(yī)學院 | 山東 | 本二 | 485 | 464 | 471 |
重慶文理學院 | 重慶 | 本二 | 505 | 465 | 471 |
貴州財經大學 | 貴州 | 本二 | 475 | 465 | 471 |
江漢大學 | 湖北 | 本二 | 475 | 468 | 471 |
二、高考504分可以上的大學名單及簡介
1、昆明理工大學簡介
昆明理工大學(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簡稱“昆工”,坐落于云南省省會昆明市,由云南省人民政府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yè)局共建,是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實施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為首批國家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示范基地的六所高校之一,首批“全國深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改革示范高!,依托高校建立國家國際技術轉移中心的2所高校之一,F已發(fā)展成為一所以工為主、理工結合、多學科協(xié)調發(fā)展的綜合性省屬重點大學。
學校創(chuàng)建于1954年(甲午年),時名為昆明工學院;1995年更名為昆明理工大學;1999年原昆明理工大學與原云南工業(yè)大學合并組建新的昆明理工大學。2004年12月28日,云南省分析測試中心成建制并入昆明理工大學。
截至2018年3月,學校有呈貢、蓮華、新迎三個校區(qū),總占地面積4300余畝,辦學總資產原值66億元,建筑面積134萬平米;設有28個學院、1個教學部、6個研究院、13個臨床教學基地,3個應用人才培養(yǎng)基地,有博士后流動站8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8個(含1個工程博士專業(yè)學位點),一級學科碩士點41個、碩士專業(yè)學位類別14種,有110個本科專業(yè),1個第二學士學位專業(yè);有教職工3857人,全日制在校本科學生31447人,博士、碩士研究生11143人,各類長短期留學生1557人,145名國防生在讀。
2、青海大學簡介
青海大學(Qinghai university),簡稱青大,是位于青海省省會??“夏都”西寧市北郊,始建于1958年,是清華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等國家重點高校對口支援,教育部和青海省共同建設的“211工程”大學,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14所重點建設大學之一 ,“卓越醫(yī)生教育培養(yǎng)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yǎng)計劃”改革試點高校,“中西部高校聯(lián)盟”成員單位,中國高校傳媒聯(lián)盟理事單位之一,“西部計算機教育提升計劃”高校之一,國家大學生創(chuàng)新性實驗計劃實施高校、全國深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01年7月,教育部指定清華大學對口支援青海大學。
青海大學前身為青海工學院,始建于1958年。1960年11月青海工學院與青海農牧學院、青海醫(yī)學院、青海財經學院合并為青海大學!拔母铩背跗谇嗪4髮W被撤銷。1971年恢復成包括工、農兩大學科在內的青海工農學院。1988年更名為青海大學,1997年10月青海畜牧獸醫(yī)學院并入,2001年1月青海省農林科學院、青海省畜牧獸醫(yī)科學院、青海財經職業(yè)技術學院整建制劃歸,2004年青海醫(yī)學院并入,組建成新的青海大學。
截至2018年4月30日, 學校占地3003.97畝;固定資產總值22.76億元;設有博士學位授權點5個,碩士學位授權點54個,碩士專業(yè)學位授權領域47個;有15個院、26個系(部)和14個專業(yè)研究所,有71個本科專業(yè);教職工4421人,在校生27000余人。
3、廣東金融學院簡介
廣東金融學院(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是一所省屬公辦普通本科院校,也是華南地區(qū)唯一的金融類高校。
廣東金融學院創(chuàng)建于1950年,前身是中國人民銀行華南分區(qū)行銀行學校,由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管理;2000年,院校管理體制改革后,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同管理,以廣東省管理為主。2004年5月,經教育部批準,正式升格為本科院校。
據7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占地面積820畝,建筑面積約29萬平方米,分設廣州校區(qū)和肇慶校區(qū),籌建汕尾校區(qū),廣州校區(qū)位于廣州市天河區(qū),毗鄰華南植物園;肇慶校區(qū)坐落在肇慶星湖畔;汕尾校區(qū)位于國家改革開放新實驗田深汕特別合作區(qū)。學,F有教職工1200多人,專任教師895人,其中正高職稱教師102人,副高職稱教師226人,擁有博士學歷的教師近200人,全日制本、?圃谛I(guī)模210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