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別山培訓心得體會一
一、所感
在繁忙的工作中由院里集中安排來學習,不僅是“兩學一做”教育活動的具體實踐,也深刻體現(xiàn)了院里對年輕人成長、成才的深切關懷和期待;不僅是一次難得的自我學習和素質提升的機會,也是一次大別山精神的補課和提神醒腦、精神補鈣之行。正如院長張占倉在開班儀式上所強調的,要充分體驗紅色資源的巨大魅力,通過培訓,進一步堅守我們的理想信念,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深刻了解大別山精神,深入了解我們黨的歷史與發(fā)展,在為國家和民族做出實實在在的事情中彰顯青年一代人的責任擔當。
因此,當我懷著對革命老區(qū)的無限崇敬之情,真正踏入這片紅色海洋,零距離感觸一張張照片、一幅幅畫卷、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的時候,不禁熱淚盈眶,這是一份對千千萬萬英雄兒女為革命事業(yè)拋頭顱、灑熱血的感動,是一份對我們的黨領導人民群眾團結一心、浴血奮戰(zhàn)、奮勇殺敵的震撼,是一份對我們黨領導的*、制度、理論的自信和堅定。我不禁在想,不足10萬人的新縣,為革命就獻出了5萬5千名優(yōu)秀兒女的寶貴生命,
境內現(xiàn)存革命遺址遺跡360多處。是一種什么樣的力量使他們可以毫無顧忌地放棄生命,是一種什么樣的信念在艱苦卓絕的環(huán)境下把他們凝聚在了一起。當我沿著革命先輩的足跡,參觀了*鄂豫皖分局舊址、鄂豫皖蘇區(qū)首府烈士陵園、許世友將軍故里、“紅田”慘案舊址等地之后,我明白了:堅貞忠誠、犧牲奉獻、永跟黨走,正是他們秉持著這樣的信念,用鮮血和生命演繹了一幕幕感天動地的英雄壯舉。我明白了,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群眾是真正的英雄。
二、所悟
歷史不僅是一本生動的教科書,更是一面映照現(xiàn)實的明鏡。在大別山的精神洗禮中,在大別山英勇兒女的感人事跡中,站在這塊用英雄鮮血染紅的土地上,我們深切感受到,每一個共產黨員都應該重溫黨的歷史,感受革命之曲折、艱辛、犧牲,學習革命前輩堅持真理、堅定信念、堅韌不拔的高貴品格,積極弘揚革命前輩用鮮血和生命凝結的紅色文化。
弘揚他們堅定的理想信念。站在“紅田慘案”的遺址前,不足30平米的田地上卻有300多人在國xx的白色恐怖下相繼砍頭、寧死不屈,可以說每寸土地上都可以攥出一把血來。之所以在生死面前能夠赴湯蹈火、視死如歸,就是因為他們始終堅守實現(xiàn)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理想信念,他們相信革命一定會成功,他們相信他們的生命可以換來更多的人過上好日子。
弘揚他們胸懷大局意識。為了受傷革命干將王樹聲的安全,一位老母親把自己僅剩的親骨肉頂替王將軍交給了國xx反動派被處決;為了保守黨的機密,保護紅軍游擊隊,晏春山選擇了英勇跳崖;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他們做出如此巨大的犧牲,靠的的就是為了全國革命的勝利,為了更多人不犧牲的大局觀。
弘揚他們敢于擔當、勇于奉獻的精神。在鄂豫皖蘇區(qū)革命烈士陵園,我們得知近百萬人為了革命事業(yè)獻出了寶貴生命,在冊的烈士僅有13萬余人,大多都沒留下姓名;革命烈士程儒香在被捕后,割眼臉、割舌頭、釘樹上的酷刑仍沒能使其屈服;年僅16歲的花季少女肖國清面對敵人一次次把竹簽插入指甲的酷刑,仍然僅是一句"不知道!他們寧死也不透漏革命秘密,為我們生動詮釋了講奉獻、敢擔當。
三、所思
什么是大別山精神?同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沂蒙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樣,它是我黨我軍我國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它指的是從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這一特定歷史時期,大別山區(qū)這一特定范圍的共產黨人和人民群眾在大別山地區(qū)的共產黨領導下,為了民族解放、人民獨立在推翻封建主義、帝國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長期革命斗爭中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革命信仰、革命行動、革命品質的革命精神總和!皥载懼艺\,犧牲奉獻,永跟黨走”是大別山精神的深刻內涵。
今天,中國共產黨已經走過了95的光輝歷程,中國共產黨已從革命黨變成為成熟的執(zhí)政黨,中華民族已實現(xiàn)從追求民族獨立到實現(xiàn)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轉變。篳路藍縷志,前赴后繼行。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作為一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我們要繼承和發(fā)揚大別山精神,自覺做紅色精神的傳承者、實踐者和發(fā)揚者,時刻堅守對黨忠誠的信念,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革命宗旨,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做一名為人民做學問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
具體來說,就是要堅定理想信念,用大別山精神壯“骨”補“鈣”。自覺增強看齊意識,自覺加強理論學習,把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貫穿到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全過程,以*統(tǒng)領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用中國理論回答中問題,用中國話語解讀中國道路;就是要堅持群眾路線,用大別山精神為民盡責。哲學社會科學事業(yè)是黨和人民的重要事業(yè),服務于人民、為人民做學問是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崇高使命。要自覺承擔起黨和人民賦予的事業(yè)重任,心系人民群眾,潛心研究,把個人的學術興趣和專業(yè)優(yōu)勢與人民群眾的訴求對接起來,從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重大問題和熱點難點問題中發(fā)現(xiàn)問題、研究問題,在推動經濟社會發(fā)展、人民群眾的滿意中實現(xiàn)哲學社會科學的價值;就是要嚴于律己,用大別山精神錘煉作風。以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執(zhí)著,以士以弘道的價值追求,把責任放在首位,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大別山培訓心得體會二
跟隨鄭東新區(qū)教文體局黨委下屬各個支部書記一行47人,來到國家級大別山干部學院。我們穿上了當年紅軍的衣服,戴上了八角帽,儼然是一名紅軍戰(zhàn)士,把我們拉回到了大別山那烽火歲月。
首先聆聽了信陽市黨校趙明教授關于“大別山勇于擔當的革命傳統(tǒng)及其現(xiàn)實啟迪”講座。幾個關鍵詞語讓我銘記在心:四鐵干部、勇于擔當、忠誠、干凈、28年紅旗不倒。在我以前的從書本得到的知識系統(tǒng)里,只有劉鄧大軍風雪挺進大別山拉開淮海戰(zhàn)役的那個大決戰(zhàn)場景。關于大別山的革命歷史我是第一次聽趙明教授詳細解讀,在這里有和中國共產黨一起革命的先烈前輩,大別山的群眾是擁有崇高思想遠大理想的共產主義者,是偉大的老百姓,是堅強不屈的抗日力量。從那里走出的將軍元帥三百多位,都是不怕死的人,因為敵人也是不怕死的,你怕死了就肯定要死,革命勝利從何談起?每一位老百姓都是革命者,犧牲的十三萬烈士永垂不朽,沒有留下姓名的烈士我們更要記得那是我們的革命先輩,讓英魂永駐我心,讓大別山精神成為我的永遠記憶。
紅軍的長征那是兩萬五千里的路程,是雪山是草地,是人煙罕至一望無際的窮地方,是腹背受敵,彈盡糧絕是的突圍戰(zhàn)。對于這段歷史我是有深刻記憶的:毛澤東*一首《七律.長征》(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是我在中學時代接受的最完整的有關長征的歷史記憶。那時候我的班主任語文老師張三給我們講述長征的必要性和勝利的喜悅,最重要的是紅軍長征途中遇到的艱難險阻。1933年10月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動員近100萬國民革命軍圍剿各中國共產黨控制的農村根據地,并以50萬兵力重點進攻中央蘇區(qū)。在前四次戰(zhàn)役中,由于實施毛澤東的運動戰(zhàn)方針,國民政府軍沒有達到預定目標,均以撤退告終。在第五次戰(zhàn)役中,由于毛澤東失去領導權,中共臨時中央負責人博古(原名秦邦憲)采納德國軍事顧問李德的建議,放棄過去四次反圍剿斗爭的積極防御方針,將這場戰(zhàn)爭定性為國共之間的決戰(zhàn),采用軍事冒險主義,提出了御敵于國門之外的口號,要求紅軍在根據地之外抵抗國民革命軍,決定在國xx之前搶先行動,發(fā)動所有紅軍展開全面進攻,并爭取蘇維埃在全中國的勝利。但中央蘇區(qū)只有10萬左右的正規(guī)軍和數萬游擊隊,在搶先進攻后不久即遭到巨大損失。這時共產黨方面決定進行陣地防御,輔以短促突擊,意圖抵擋國民革命軍的前進。但這個行動并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不久,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首府瑞金的北大門廣昌陷落,紅軍死傷一萬余人。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戰(zhàn)爭遭到失敗,紅軍第一方面軍(中央紅軍)主力開始長征,同時留下部分紅軍就地堅持游擊戰(zhàn)爭。1934年10月上旬,中央紅軍主力各軍團分別集結陸續(xù)出發(fā),*和紅軍總部及直屬縱隊離開江西瑞金。10月21日,中央紅軍從贛縣王母渡至信豐縣新田間突破國xx軍第一道封鎖線,沿粵贛邊、湘粵邊、湘桂邊西行,至11月15日突破了國xx軍第二、三道封鎖線。這一段歷史我是記憶猶新,是一次失敗后的戰(zhàn)略轉移,也是在這個生死攸關的時期確立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
我們大家一起重走長征路,感受了路途的艱辛,忍饑挨餓的痛苦以及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在冷冷的秋雨里,在陡峭的臺階上,留下了我們的汗水,在中途休整的間隙,我們又和兄弟部隊進行了拉歌友誼賽,緩解了大家勞累的心情。
大別山位于鄂豫皖交界地區(qū),是雞鳴驚三省的風水寶地,從這里走出了由張國燾、陳昌浩、徐向前領導的紅四方面軍,我們參觀了紅安縣的長勝街,在那里找到了紅軍的指揮舊址。1932年5月遭受國軍圍剿,9月突圍西行5千里,于12月過大巴山入川北,1933年1月占領通江,建立川陜根據地,這是第一支長征的紅軍隊伍,也是主力部隊。軍長程子華、副軍長徐海東、參謀長戴季英、政治委員吳煥先、政治部主任鄭位三。于1931年10月成立于鄂豫皖蘇區(qū)紅二十五軍,1934年10月按照*指示,紅二十五軍主力和鄂豫皖省委從河南省羅山縣向西轉移,進入陜南,11月創(chuàng)建了鄂豫陜革命根據地。1935年7月,為策應中央紅軍,西進甘肅東部,9月到達陜甘蘇區(qū),與劉志丹陜北紅軍紅二十六軍、紅二十七軍會師會于延安附近,成立第十五軍團,共約七千人。在紅一、三軍團到達陜甘蘇區(qū)后,與之合編為紅一方面軍。我們在鄂豫皖烈士陵園找到了當時的革命足跡,紅軍就是不怕遠征難的,從大別山走出來的兩只紅軍主力是歷史上那一個地方都無法比擬的,是絕無僅有的,可見大別山的群眾為了中國共產黨的革命事業(yè),為了抗擊日本侵略者,為了解放祖國,真的是立下了汗馬功勞,這一部分人是出了力的,流了汗的,甘灑熱血,拋棄妻子,舍生忘死,英勇就義等等,用再華麗的辭藻也難以表達我內心深處的敬佩之情,大別山精神在我心中是扎下了根,永遠都不會忘記。
這次大別山的培訓過程,讓我進一步了解了大別山的人民,看到將軍不問出處的一個個故居,深深的被這里的革命精神所打動。結合我現(xiàn)在的工作單位,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干部,用大別山精神帶領大家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辦老百姓滿意的學校。
大別山培訓心得體會三
近日,漯河民盟在大別山干部學院舉辦了兩天的培訓班。我們瞻仰了烈士紀念館,*鄂豫皖分局舊址、紅四方面軍總部舊址,鄂豫皖蘇區(qū)首府革命博物館、鄂豫皖蘇區(qū)將帥館,列寧小學舊址,“紅田”慘案遺址和許世友將軍故里等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感觸很深,此次活動雖然只是參觀,但卻是精神上的洗禮,此次活動,不僅增加了盟員們的紅色革命知識,也使我們體會到革命生活的艱苦與不易,對黨的認識又更深一層,堅定了為社會服務的信念。
英雄事跡,感人至深。在兩天的現(xiàn)場教學中,給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無數先烈的英雄事跡,他們不屈的性格、英勇的作風、堅定的信念深入我的骨子里。象劉胡蘭式的跳崖英雄晏春山,不畏敵人的種種利誘,受盡敵人的種種折磨,最終帶敵人走向不歸路跳崖自盡;后方衛(wèi)生英雄鄭位三,在條件極端困難的情況下,克服敵人的種種阻擾為紅軍戰(zhàn)士救死扶傷,最終被敵人處死;寧死不屈的“紅田”英雄陳懷香,在黃麻起義后被敵人反捕,在敵人使用壓扛、釘肢等酷刑之后,對黨忠貞不二,最后倒在敵人的屠刀之下;寧死不從的少女英雄肖國清,肖國清9歲在列寧小學學習,10歲參加革命,14歲加入中國共產黨,負責敵情偵察,16歲被捕,寧死不從,最后被敵人殘忍的活埋。
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靜靜地站在一幅幅凄慘的圖片和一架架恐怖的刑訊用具面前,想到我中華民族當時的水深火熱,既讓我感到毛骨悚然,又讓我為能夠生活在這樣一個安定、祥和的環(huán)境里而感到慶幸,慶幸我不用忍受饑餓,慶幸我不用顛沛流離、慶幸我不用忍受外族x辱,慶幸我能夠快樂地享受改革開放、經濟發(fā)展帶來的幸福生活?墒俏医蛔“蛋档貑栕约,這些所謂的慶幸來自哪里,通過兩天的現(xiàn)場教學和參觀給了我答案,那是在我黨的領導下,一批批前赴后繼的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兒女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中國共產黨是偉大的黨,在各種條件極其落后的情況下,中國共產黨領導著中華民族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革命斗爭中涌現(xiàn)出的一批批優(yōu)秀共產黨員形象深深教育了我、感染了我、鞭策了我。正是這樣一批批優(yōu)秀的共產黨員代表用他們不怕流血、不怕犧牲的實際行動向世人證明了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把*不斷推向前進,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領導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富強,中國共產黨是偉大的黨、光榮的黨、正確的黨,值得我們托付終身。所以,我想我們應該學會感恩,感恩黨和國家,感恩社會、感恩為新中國建立、改革開放等民族興旺發(fā)達事業(yè)而付出辛勤汗水、淚水、血水乃至生命的有名的和無名的民族英雄。
作為一名民盟盟員,通過此次培訓,我深刻感受到了大別山“堅守信念、牢記宗旨、顧全大局、勇于擔當”的精神,理想信念更加堅定,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更加牢固,加強修養(yǎng)、提高能力的目標更加清晰。以銅為鏡,可以整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通過學習歷史,感受歷史,感受紅色革命精神,我們后人要有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思想觀念,不能在物質追求中丟失了民族心,感恩的心,還有對用鮮血染紅大地的烈士的崇敬之心。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繼承和發(fā)揚大別山精神,以更加飽滿的工作熱情和奮發(fā)有為的精神狀態(tài),真正把大別山精神落實在為民服務的具體行動和工作中,提升思想政治素質,在自己的崗位上發(fā)揮優(yōu)勢、勇當前鋒。